联动“护薪”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

发布时间:2025-06-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钱信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为切实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题,2021年以来,宿迁市围绕打造安薪宿迁品牌,完善制度设计、创新数字治理、强化部门协同、注重长效管理,构建了守法用工和职工体面劳动的和谐共赢新局面。宿迁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入选2024年人社部首批数字人社建设行动揭榜领题场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被省政府评定为A级;推动化解各类案件超7万件,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9.79亿元,全市未发生一起因农民工工资问题赴省进京群体性上访事件,欠薪问题总体平稳可控。

创建科学高效制度,政府管理一体联动

立足规范性,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高位统筹,全局谋划,确保治理欠薪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健全联动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县(区)两级议事协调机构,将人社、住建、交通等46家部门单位纳入其中,明确职责分工,合力推动治理欠薪工作。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列入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持续增强权重,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机制。

规范管理制度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政府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规范实施人工费拨付占比、实名制考勤、总包代发工资、支付担保、月结月清等八项制度,对政府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实行全流程管理,以防欠薪欠款。2024年以来,全市财政部门累计拨付政府工程项目资金150余亿元,其中农民工工资28.1亿元。

强化会商制度将根治欠薪作为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月度形势分析会、年度专项会议议题,综合分析研判,商讨推动举措。每逢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组建市县(区)两级欠薪信访问题工作专班进驻市信访局,集中处置案件。定期会同公检法等部门,开展重大疑难案件研讨,用好司法利剑,采取清单管理,向属地政府交办督办重点欠薪案件,2024年以来,推动201件欠薪案件集中执行。

创优云端安全服务,工资发放一卡联动

立足安全性,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工资线上发、业务网上办云端服务模式,有效破解冒领截留工资、套取人工费、领取障碍多等问题,确保工资安全发到农民工手中。

推行社保卡发工资发挥社保卡唯一性、安全性的优势,制定《宿迁市工程建设领域社会保障卡发放农民工工资工作方案》,率先在全省推行社保卡发放农民工工资。打造一卡通监管平台,建立社保卡代发工资预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工资支付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实现通过6.93万张社保卡发放工资超10亿元。

实施保证金网上办开发上线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服务监管平台,全流程线上完成保证金缴存、审核、备案、动用等多项业务,实现保证金业务一网通办。平台设立现金缴存、银行保函、保险机构保单等多种灵活方式,施工企业可以结合情况自主选择缴存方式,实现全程线上办、一次不用跑,切实简化办理流程,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宿迁有603家企业通过系统办理保函保单。

建立电子用工协议应用市场监管电子证照平台,创新开发电子用工协议模块,推广建立电子用工管理,实现对劳动用工数据动态监测,避免代签、假签和考勤记录缺失等问题。通过电子劳动合同、实名制考勤和工资结算支付,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不打折扣落到实处,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前,宿迁已在40余家在建项目施工企业推动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电子用工协议)1.1万份次。

实行工资总包代发督促建设单位根据河道工程、房屋建筑、园林绿化等不同类别,按照5%30%不同比例将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工程款作为人工费用,按月足额拨付至总包开设的银行农民工工资专户,然后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至农民工个人银行卡中,推动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总包代发工资制度,实现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2024年以来,全市通过专用账户发放农民工工资超50亿元。

数字赋能创新管理,源头治理一网联动

立足源头性,在全省率先上线宿迁市农民工工资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欠薪问题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理

汇溪成海推动数据大集中通过打通数据信息壁垒,横向汇聚住建、发改、供电等市级部门数据,纵向汇聚省人社一体化平台等省级层面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比对,推动跨层级综合治理,实现风险预测、情报预警、案件预防、资金管控,全面提升市域社会综合治理效能。截至目前,系统汇聚近30个重点部门和行业核心关键数据4亿余条,自动预警欠薪隐患信息6000余条。

搭台建梁推动制度大融合通过对接住建部门智慧工地前端感应类数据,将工资支付各项制度与系统深度融合,设置分析模块,对专用账户办理、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动态分析,有效甄别重复考勤、冒领工资等特定对象,自动捕捉欠薪线索,提醒用工单位及时整改。截至目前,系统已累计监管在建工程项目2240个,为112.3万人次代发工资超115亿元。

数创智联推动场景大应用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预警信息,自动向行业部门和县(区)、乡镇(街道)双向推送,通过移动执法仪GPS定位就近指派执法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完成证据上传、预警排查、处置和反馈,实现数字化执法综合调度。设立互联网远程调解模块,实现农民工和企业不见面调解劳资纠纷。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接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对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惩戒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全市已调度化解2万余件案件,为农民工讨薪4998.8万元。

注重长远稳定发展,维权就业一站联动

立足根本性,探索建立治理欠薪和就业有机联动机制,将治欠与产业、就业、培训相结合,为维权农民工同步提供培训、就业服务,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情无忧。

信息化平台互通开发上线宿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设立好就业”“好培训模块,让农民工在投诉维权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线选择申请培训、选择就业岗位,提升就业技能,重新选择就业。自20247月模块上线以来,已有2万余人次点击浏览就业、培训模块业务。

家门口技能培训实施技能社会行动,通过创新建立社区培训学院”“家门口教学点”“农民工夜校等载体,对农民工群体开展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近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全市已对3.7万人次农民工开展农艺工、园林绿化工、机械木工等61个工种免费技能培训。

多元化帮扶就业综合开展乡镇巡回招聘”“零工市场招聘等活动,兜底帮扶2400余名建筑业农民工实现企业就业、灵活就业等多渠道就业。联合信访等部门,设立就业帮扶窗口,放置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对于前来讨薪维权人员,及时推送、发放就业岗位信息。上线速找活智慧零工就业服务平台,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免费对接服务。

(作者系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