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导读

为花木产业增添更多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5-06-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池忠军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惠民。沭阳县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原则,以文化经济化赋能花木产业,统筹推进花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沭阳花农展欢颜         资料图

为花木产业植入艺术元素

沭阳地处黄淮平原,坐东拥西,承南接北,是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优质驯化过渡地带。沭阳花木栽培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花木文化源远流长。小说《镜花缘》中有沭阳石榴甲天下的记载,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新河周圈花园闻名遐迩,老一辈革命家李一氓誉之为胡家花园秀,淮海第一家卧牛望月二龙戏珠两株树桩盆景相传由乾隆皇帝御赐,至今仍然虬枝劲节,枝繁叶茂。清代诗人袁枚任沭阳县令期间,亲植的紫藤依然吐芳展绿,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袁公藤。为使传统花木文化资源迸发新活力,沭阳为花木产品植入艺术元素,提升花木产业的艺术品位,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扶持花木艺术品牌稳步推进艺术沭阳建设虬爪灯台渔网扣,悬枝挂膀云片飘为主要特点,集产、售、研、培、游于一体,孵化出一批传承沭派传统剪扎技艺的盆景造型基地。创作出众多花艺作品,在各类展览比赛中屡获殊荣,展现了沭阳花木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以园带镇,辐射周边的品牌效应。充分调动县域内各类资源,激发美丽经济的活力。打造中国花谷”“华东花木大世界”“国际花木城等一批知名品牌,涵盖文旅融合、花木展览、产学研创、民俗文化等领域。

研发花木艺术品种推广智慧农业新技术建立花卉苗木研究中心、花木科技超市、盆景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以,以,成功培育引进花木新品种,使花木品种发展到3000余种。苗木适用场景从一开始的市政绿化,逐渐拓展到家庭园艺、商业地产景观及生态修复项目等多个领域。建成全国首个以花卉苗木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园区。大力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农业技术,形成1个中心+5个平台+N个应用的智慧农业信息体系,实现数智化管理、精准化生产、高效化运营。

培育花木艺术人才不断壮大创意产业队伍开展乡土人才”“技术沭阳”“云眸工程等人才行动,目前已培训花木盆景类技能人才1.5万人,有1.2万人获得花卉园艺师、园林绿化工、盆景艺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助推花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各类田间学校云端课堂,组织花木电商专业知识培训5万余人次,”“结合赋能美丽经济。

为花木产业打造信誉金牌

沭阳不断深化花木经营诚信体制机制建设,从根本上杜绝花木电商发展早期出现的货不对版”“以次充好”“虚假广告等现象,解决证件不全等诚信难题,以人文关怀浇筑花木市场诚信土壤。

创新诚信教育途径建立党建+花木协会+网格的机制,发挥电商培训会、村组微信群、群众座谈会、村民议事会等诚信载体功能,对花木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诚信教育。自2021年起,全县104个花木电商经营村相继制定诚信经营村规民约,从要我诚信迈向我要诚信,诚信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坚持专项治理常态化突出以案为鉴、以法促诚。先后开展春雷”“猎鼠”“雷霆”“利剑专项行动,查办花木种苗领域各类违法案件515起,罚没款1700多万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3人,失信人员违法行为上报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失信公示。与此同时,坚持奖惩并行,评选表彰花木诚信企业162户、花木诚信电商263户。

建立诚信标签制度每一件沭阳花木种苗快递在发出前都要粘贴诚信标签,标注职能部门监督电话与投诉平台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诚信标签将反馈意见直通县相关职能部门。目前,已发放该标签7.2亿余张,处理相关问题线索300余起,构筑起生产物流消费反馈全链条、闭环式诚信网络,擦亮花木之乡金字招牌。

为花木产业绘制发展蓝图

沭阳花木产业发展必须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沭阳县委县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共谋发展大计,实施1+3+N工程:锚定构建城美乡兴新格局目标;聚焦生态、生产、生活三大领域,探索三生融合发展新模式;规划N项产业融合项目,推动花木产业与文旅、智慧农业、互联网行业相融合。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美乡兴新格局在县域内,依托花木产业特色统筹规划,明晰花木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示范区、生态宜居示范区等功能区,形成以园带镇、以镇促村、镇村联动的发展格局。同时,完善农村道路、桥涵、电力、沟渠、物流等基础设施,守护乡村自然美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通花木产业和乡村文旅的最后一公里

挖掘县域文旅资源探索三生融合发展新模式规划1条主线+多条分支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线路:以具有当地特色、基础较好的企业、园区、基地为主体,串成主线;以不同花木品种、主题、花季区分为分支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围绕花木、文旅、生态,探索打造多个示范试点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县域人居环境。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针对主要目标群体,推出诸如花木+康养花木+亲子游等新项目。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花木产业数智升级建立花木产业数据分析中心,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改进花木培育方式;精准捕捉国内外花木产业各种信息,通过京东、淘宝、抖音等平台分析用户的花木消费特征与潜在需求。围绕花木科普、花木园艺、沭阳人文等内容,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培育打造一批本土网红和热门IP,从适应市场需求迈向引领市场需求。建立智慧农业推广中心,加强与各园区、花木协会、乡镇交流合作,因地制宜推广智能测控、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花木产业整体智能化发展。

浪迹天涯烽烟路,唯见沭地马前花。在文化与经济、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中,沭阳花木产业的光明前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勾勒出花木繁荣、人民幸福、文化兴盛、产业兴旺、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