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今年全国两会,总书记明确指出江苏经济大省“挑大梁”要把握好的四大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排在第一位。建设创新联合体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着力点。自2022年以来,江苏累计建设25家省创新联合体、牵头建设6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探索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新机制,推动创新资源聚合与高效配置,创新联合体已经成为促进我省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准确把握创新联合体的时代特征
当前,全球处于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化,前沿科学逐步向超宏观、超微观、极端复杂方向发展,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界限,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趋势。现有创新资源的流动性与聚合度已经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需求,急需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重大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联合体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创新联合体通过制度化、组织化创新,把分散的创新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凝结为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形成自主可控的创新优势。以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SEMATECH)和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创新联合体(VLSI)为例,其由多家核心企业深度参与,聚焦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开展协同研发,显著增强了本国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联合体体现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领军企业直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研发领导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对产业技术创新前沿具有高度敏感性。领军企业牵头整合要素资源,构建跨领域、高强度协同的创新生态,可进一步提升重大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商业化运用的效率。对于外向型经济大省江苏而言,更需要以领军企业为核心,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开放创新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找准定位、掌握主动,提升江苏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高效构建江苏开放创新引力场
江苏是经济与科教大省,具备“打头阵”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江苏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稳居全国榜首,制造业覆盖全部31个大类,拥有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纺织等6个万亿产业,牵头和参与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14个,总数全国最多。江苏科教资源得天独厚,高校、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组建了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云龙湖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电科集团等大院大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级人才在苏创新创业。
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唯有充分结合,才能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创新联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正是通过“劲儿往一处使”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界、科技界跨界联合,实现以个体为主的“点”创新向以集成、联合为主的“全链条”创新转变。
自2022年启动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江苏坚持以开放合作为鲜明导向,广泛吸纳省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信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了25家省创新联合体,共计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主体280余家,涵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等知名高校院所,以及京东方、智己汽车等省内外领军企业;集聚3000余名核心科研骨干,其中超60%拥有硕士、博士学位,2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构建起产业创新矩阵,形成各类资源深度参与联合创新的引力场。
江苏创新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经验
2024年11月,省委科技办印发《江苏省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加强对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创新联合体整合创新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在人工智能语言计算、海洋信息技术、内生安全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领域进行布局,探索走出一条江苏特色的创新联合体建设之路。
以全产业链跨领域协同,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支持创新联合体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6G等关键产业领域,以跨领域协同促进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由江苏企业思必驰牵头的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联合汇聚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共同组建。场景适应性问题是通用人工智能(AG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直接影响AGI的可靠性和商业化价值。针对AGI在垂直行业落地时面临的知识深度不足、实时性有待提高、多模态交互复杂等挑战,思必驰联合科沃斯、吉利汽车等面向智能驾驶、智慧家电等应用场景,协同攻关近场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研发的天琴语音助手在车端实现中枢大模型和DeepSeek双模型端侧部署,去年全球销量TOP100的新能源车型中,思必驰实现车型覆盖、终端销量“双第一”。
以“大兵团”强力突围,打破外部打压“被动应对”。针对我省部分主体持续受美西方在科技领域打压的严峻态势,支持亨通光电、南京玻纤院、中科芯集成等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国产创新要素供给、自主创新生态建设,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由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亨通海洋、苏州大学、蓝梭电子、通富集团、深远海创等14家单位携手成立的省海洋信息技术联合体,聚力攻关跨洋通信“卡脖子”关键核心器件——超低损耗海光纤国产化替代。目前已经成功完成研制、海试、国际审核认证,成为全球第四家、中国唯一通过国际审计认证的超低损耗海光纤厂家。
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释放高能级科研平台溢出效应。科技成果走进产业、走向市场,才算真正盘活。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紫金山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仅用4年时间便取得多项全球首发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成功突破了一批网络“命门”关键核心技术。为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转化通道,江苏支持紫金山实验室联合智己汽车、金龙客车等省内外龙头车企,以内生安全为方向组建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首家创新联合体,聚焦事前检测、事中防御、事后取证等阶段,共同打造全球首辆L3级内生安全量产汽车,研制全球首款车规级内生安全MCU芯片,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全栈技术体系,建立全国首个汽车网络安全国家级基地,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一站式网络安全检测平台,助力江苏打造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内生安全智能网联产业“发动机”。□
(作者系江苏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