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5-10-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群众杂志社调研组    

国之要事,备边封疆。文化如水,润泽人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亲切接见了包括援疆干部在内的新疆各族各界代表,殷切嘱托大家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举一纲而万目张。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中,文化润疆是关键一环,关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使命。对口支援新疆是党中央赋予江苏的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江苏发挥文化大省先行示范作用,深耕文化援疆沃土,创新开展文化润心工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建设兵团四师、七师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等地写下动人篇章,展现了江苏担当和作为。

贯通古今,打造多元文化新地标

两千年前,带着烟雨扬州、大风彭城的浓浓乡愁,细君、解忧两位汉家公主肩负推动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使命,远嫁乌孙(今伊犁河谷地带),以柔弱身躯架起两地政治互信、经济互通、文化互鉴的千年桥梁。两千年后的1997年,江苏作为首批8个援疆试点省市之一,以阵地筑基、文艺搭桥、文化润心为核心,实施苏韵伊情文化润心工程,开启了文化润疆的新篇章。十四五以来实施文化润疆援疆项目106个,投入资金达8.31亿元。

今年以来,一批标志性文化阵地成为伊犁文化新地标:累计投入超7000万元援疆资金,成功建成伊犁州博物馆,为展示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搭建起重要平台;江苏援伊无锡(江阴)工作组投入2500万元援建的霍城县博物馆,于20259月正式开馆;江苏援伊南京工作组投入5400万元打造的石榴花展示馆,将中华文化符号与民族视觉元素巧妙融合,成为游客打卡热门景点;伊宁市六星街、喀赞其文化街区在江苏援疆力量助力下提档升级,蓝白民居与手工艺品店相映成趣,13个民族组成的乐队在此常态化演出。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克州,文化地标建设同样成果丰硕。克州被誉为万山之州,以不足全疆四十分之一的人口守护着全疆五分之一的边境线。江苏援克前方指挥部先后投入资金9832万元支持守边护边工作,通过开展弘扬戍边精神·厚植昆阿情谊主题活动,打造吐古买提乡戍边精神文化展示馆、哈拉峻乡龙山长城守望台等,讲好爱国守边故事。为使边陲之地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2019年,江苏援克常州工作组投资400万元建设西极地标性建筑——西极塔,并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5亿元,打造升级西极时光景区。如今,来乌恰县吉根乡追赶祖国最后一缕阳光,已成为南疆旅行的网红打卡项目。

此外,伊犁将军府作为统辖天山南北的最高行政中心,见证了新疆近两个世纪的治理历程。江苏邀请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团队,参与编制伊犁九城、伊犁将军府历史文化传承及重点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设计,修复历史古迹、文化古籍,推动建设高层级博物馆,让各族群众清晰听见文明传承的铿锵足音。

非遗为,架起双向交流互动桥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活态基因。江苏以非遗为,在苏新两地架起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推进各族群众间深层次互动,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

在伊犁,优秀传统文化点亮河谷夜空。20242月,南京秦淮灯会首次在伊犁河谷设置分会场,横跨4300多公里,两地同时点灯,流光璀璨;蛇年新春,秦淮花灯如约而至,再次点亮伊犁河畔,在绚烂灯火中传递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为让技艺火种在塞外江南生根发芽,伊宁市第28中学南京援疆教师团队提出开设校园秦淮花灯工艺坊的构想,让伊宁青少年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自2023年以来,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通过开展苏韵伊情·魅力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巾帼巧手展、非遗大师交流、非遗研学交流等活动,组织两地近百种非遗项目,展出3000多件非遗产品,唤起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

在克州,玛纳斯有了新传承。玛纳斯是克州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作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江苏援克前方指挥部围绕克州优秀地域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考题,支持克州歌舞团顺应市场化趋势,吸收现代演艺方式,组建玛纳斯组合摇滚电声乐队,提供资金、技术及演出平台,推动乐队登上2024年央视春晚、大运河博览会等高规格舞台。202410月,乐队亮相南京咪豆音乐节,库姆孜、口弦、陶笛、木勺响板、柯亚克等传统民族乐器搭配架子鼓、电吉他、电贝斯和电子琴,为观众打造全新视听体验,并通过非遗的数字化、现代化表达激活文化认同,依托媒体融合实现价值传递,借助市场化路径完成边疆地区发展动能转换。

文明浸润,推动文明新风融入生活

无形文化,落地有声。江苏通过文化资源输入、文化生态共建、文化认同强化,在伊犁与克州同步传播现代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引导树立文明理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让现代文明之风吹拂新疆大地。

书香与新风在两地同步氤氲满城。江苏全民阅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具有成熟机制与经验。在伊犁,截至20258月,江苏援伊团队已建成26石榴籽书屋”“秋白书院,成为各族群众感受多元文化的精神驿站,书屋图书涵盖多民族文化典籍,免费听书区、爱心服务区一应俱全,还能通过一体化网络平台借阅江苏图书馆藏书。江苏援伊淮安工作组充分利用第七师胡杨河市戈壁母亲故乡,军垦文化新城文学资源,于2025624日成功创建新疆、兵团首个中国文学之乡

在克州,江苏援疆干部大力支持书香社会建设,制定《书香克州全民阅读工作系统推进方案》等,以书香城市建设为抓手,鼓励市县打造石榴籽书屋、秋白书苑等小而美文化载体,按照江苏中小学校内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标准,示范打造克州实验小学智慧森林融合阅读新空间,联动江苏、甘肃、新疆三省(自治区)九地举办走读三万里·经典永流传直播诵读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书香熏陶中日用而不觉。

互嵌式社区在伊犁展现融荣共居景象。在伊宁市六星街,江苏援伊南京工作组充分发挥街区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音乐庭院、手风琴展示馆等文旅地标,构成独具特色、多样交融的文化矩阵。毗邻独库公路、坐拥唐古拉百里画廊的尼勒克县,江苏援伊武进工作组助力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打造多尔布津村蜂巢蜜语甜蜜小镇IP,目前已培育9家特色民宿与农家乐,130余名村民变身美食摊主、手工艺人、咖啡师等。

深耕细作,播撒中华文化种子

伴随着江苏援疆干部的步伐,江南风韵与边疆风情在伊犁、克州交相辉映,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种子,在祖国西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输送与培养专业人才。每年组织苏新两地书协、美协、音协、舞协、摄协、作协等领域艺术家常态化交往,通过开展座谈交流、采风创作、举办展览等,在相互借鉴学习中共同推动各门类艺术高质量发展。推动两地文联、作协、图书馆、文化馆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促成江苏省戏剧学校、伊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伊犁州歌舞剧院三方合作,联合培养文艺后备人才。以柔性援疆的方式,选派江苏文化战线骨干,解决当地急需的文化人才缺口。

建强用好公共文化阵地。江苏援伊江宁工作组投资3000万元实施特克斯县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项目,建成县博物馆展陈、演艺中心,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南通工作组连续三年支持村超联赛,投入625万元优化提升县体育中心功能,让足球成为文化润疆的特色载体。投入2100万元建成克州融媒体中心800平方米演播大厅,结束当地没有大型演播厅的历史;以融媒体中心为主体,创建克州文化传媒集团,完善集团内部运行机制;投入750万元支持克州博物馆建设,自20234月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新建成的阿图什市足球公园里,石榴籽杯2025年克州足球联赛如约开赛,与百年足球文化馆、遍及全州的乡村足球场一起,丰富着阿图什中国足球之乡的内涵。

文艺五进惠及民生。江苏援伊团队组织文艺苏军、文艺苏品进新疆,先后举办民族管弦音乐会、中秋晚会、丝路巾帼绽芳华、童声合唱团专场音乐会等演出活动,两地文艺家同台演出。组织文艺小分队进剧院、进社区、进校园、进边防、进景区,年演出近300场次。支持流动博物馆下基层,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文化精品创作成果丰硕。现代歌舞剧《天山问渠》、淮剧《小白杨》即将参加紫金艺术节的展演,《苏韵伊情  山海和鸣》援疆组歌(第一辑)即将发布,优秀文艺作品引起广大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中华文化充分展现、直抵人心。

在童声中,两地青少年共结文化自信之果。江苏组织苏新两地共计20多万青少年参加书信交友、图书漂流等活动,开展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友谊赛等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联合江苏广电总台等连续两年发起苏韵伊情·青苗筑梦大型公益行动,开展院士面对面、奥运冠军公益行、我爱中华古诗词等10大系列30场子活动,线上线下近30万人参与互动,加深新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与自信,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调研组成员:周斌、李克海、金雯、丁元新、何乐、张珊珊)

责任编辑:张珊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