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些“土气”

发布时间:2025-10-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刘良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也曾自述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而彼时也有记者认为担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既没有县太爷的谱儿,也没有大学生的’”“着实有点土气。今天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党员干部仍然需要保持几分土气

土气是一种鲜明标识。我们党因人民而生,某种程度上,天然地带有土气。抗日战争时期甚至被戏称为土八路,说明土气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特质。正是立足中华大地,始终与土地、与人民保持紧密联结,才如大力神安泰一般,源源不断从土地中汲取智慧和养分,最终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土气是一种生活方式。犹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生活俭朴,日常所穿衣服总是补丁之上又打补丁;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正是领导人带头,广大党员干部与边区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形成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和谐、融洽氛围。今天党员干部只有存有土气,才能不待扬鞭自奋蹄,激发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生动力,以自己的紧日子换取广大群众的好日子

土气绝非愚笨迟钝,也非封闭老套,而是接地气。党员干部要善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别的不论,仅以说话为例:有些党员干部总觉得自己喝洋墨水出身,因此热衷于把话说得文绉绉,甚至还夹杂有英文单词,与群众格格不入。群众的语言最鲜活,也最易打动人。党员干部要善于讲土话,才能把话讲到群众心坎上,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自己人。要善于当土干部,勤于走土路,常常讲土话,多交土朋友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当然,不妨多些土气,不能为赋新强说愁,要防止少数党员干部借土气做表面文章,或流于形式。只有真正视自己为群众一分子,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对这片土地爱得越发深入、深沉。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