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动服务消费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工作要求,紧抓提振服务消费窗口期,聚焦“系统谋划、活动引领、场景上新、开放合作”,深挖商文旅体健融合消费潜力,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努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聚力。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务消费“量质齐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5%,占人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5.5%,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聚焦系统谋划,强化政策统筹
依托专班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在全国首批成立省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专班,形成政策共融、资源共享、项目共建、活动共办、品牌共塑的合力,系统增强服务消费动能。定期召开专班例会,密切部门间沟通协调,印发2025年服务消费工作要点、融合场景培育清单,以十余项重点工作、百余个融合场景、千余场服务消费活动清单化推进全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服务消费和全省经济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政策供给强化制度支撑。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横向联动,制定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出台20余项增量政策,构建“1+N”服务消费促进政策措施体系,涵盖夜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入境游、演出、旅游景区等民生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推动纵向协同,指导多个设区市制定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文件。
落实惠民举措助力消费提振。聚焦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落实一批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助力惠企惠民。以首版江苏省米其林指南发布、黑珍珠餐厅指南扩围、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为契机,推动品质餐饮提质升级。持续开展“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依托全省“1+13”城市美食品牌矩阵,数字化升级53个“江苏味道”美食街区,推选百余个“一县一品”特色地标餐饮,助力餐饮特色化、数字化转型。今年上半年,全省餐饮收入2461.6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聚焦活动引领,深挖消费潜力
借力国家平台吸睛引流。今年6月3日,省商务厅承办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启动仪式。活动现场设置“漫游苏适圈”互动体验集市,设五大互动体验区,涵盖健康、银发、文娱、运动、餐饮、外贸优品、家居家政、以旧换新、数字消费、票根经济等十大融合消费元素。吸引70余家企业参加,超5万人次体验,有效助推商文旅体健深度融合,商品和服务共促、品牌和场景共融、体验和消费共鸣。
联动省级品牌共建共办。持续扩大“江苏味道”“苏心惠民”“水韵江苏”“苏适养老”“苏韵乡情”等细分领域品牌活动的影响。联合省体育局在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期间,创新推出“跟着赛事品美食”活动;联合省电影局针对热门档期,通过平台联动,市场化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联合省文旅厅,在“水韵江苏·璀璨夏夜”主题活动上发布50个“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联合省民政厅,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跟着地名品美食”活动。
立足城市特色破圈出彩。持续开展“苏新服务、惠享生活”系列活动,各地因地制宜发布超1600场活动;南京聚焦“演艺之城”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活动;无锡借势央视总台春晚分会场策划“跟着春晚游无锡”活动;徐州立足伏羊食俗举办彭祖伏羊节祭祀彭祖大典;常州立足“青春乐都”城市形象,将音乐节打造为“移动的商业综合体”;苏州发挥园林水乡及婚庆产业优势,培育“甜蜜经济”新业态;南通持续擦亮“南通好玩”城市消费名片,举办第四届南通啤酒嘉年华;连云港举办“海鲜盛宴·蚝气冲天”等港城特色餐饮促消费活动;淮安烹制龙虾盛宴,举办第25届盱眙龙虾节·欢乐龙虾宴;盐城打造“湿地美食”品牌,举办首届湿地美食大赛;扬州依托地方非遗,推出“三把刀”促消费活动;镇江持续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举办第47届恒顺酱醋文化节;泰州做大“早茶经济”,举办2025“寻味泰州”早茶市集;宿迁深挖白酒文化底蕴,开展酒旅融合消费推广年活动。
聚焦场景上新,激活消费动能
以“票根”串联多元场景,打造链式体验。推动各市平台化、市场化开发马拉松、演唱会、旅游列车等“票根+”促销活动。镇江在全省率先平台化、市场化发布6款“银发+票根”服务消费创新产品。常州依托演唱会、马拉松、音乐节为歌迷、跑友定制“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特色套餐。南京推出“凭观影票据享受用餐优惠,凭用餐票据享受观影折扣”双向优惠,打通电影、餐饮消费链条。
以赛事流量转为服务增量,精准响应需求。紧扣“苏超”等重大赛事,强化“苏超”+“苏新”、“苏超”+住餐、“苏超”+夜经济等IP联动,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品美食”“跟着赛事去购物”等活动,通过打造各类主题市集、推出多重优惠福利、举办特色促销活动、设置观赛“第二现场”等,承接赛事流量,激发消费动能。“苏超”赛事以来,我省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稳居华东首位。
以数字科技赋能消费体验,提升供给品质。加快线上线下融合,联合京东、美团等平台开展以旧换新、以旧换旧等消费促进活动。指导闲鱼平台数字化推广数码产品、玩具盲盒、运动球类等循环经济产品;鼓励美团面向教培等领域,推出“安心”计划,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可靠的消费保障。推动南京上线“宁享消费”专属数字平台,一站式展示家政、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融合创新场景。
聚焦开放合作,拓展消费空间
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优化服务供给端。把握国家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扩围、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申创等契机,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扩大江苏国际化演出消费容量。南京两项创新举措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最佳实践案例,两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落地全省首家苏港澳、苏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南京落地同批次试点城市中首家海外增值电信运营商(外资合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促进入境旅游消费,激活消费新动能。大力宣传并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推广多语种智能导览系统,持续提升入境旅游消费便利化。据江苏边检总站统计,今年上半年,经由江苏口岸入出境的外籍旅客达22.3万人次,同比增长28.3%;免签入境外国人达6.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4倍。
优化支付服务环境,提升支付便利性。进一步推动优化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居民支付服务,持续提升数字人民币支付便利性。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可受理外卡重点商户3.9万户,支持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351万户,支持现金兑换的银行网点、外币代兑机构和兑换特许机构、自助兑换机达5650个。□
(作者系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