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因盐得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体育城市。近年来,盐城市扎实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深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赛事“宣”城、以赛“营”城,从“盐马”回归到“龙舟赛”接力,再到承办“苏超”盐城主场,从设施齐全的体育主题公园到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市民运动健身的“幸福半径”不断扩大。
让健身“举步可就”
存量空间和边角零地是丰富体育健身设施的重要空间载体。盐城通过一系列举措盘活存量土地,让健身“举步可就”。打破体育设施只在体育用地建设的惯性思维,因地制宜在公园绿地、道路旁、立交桥下嵌入健身场地设施,不断优化体育健身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利用现有滨水景观带串联滨河绿道,按照科学合理、供需匹配、高效集约的原则打通空间断点,打造“三道合一”的复合慢行空间。融入生态、人文、历史等要素,塑造“瓢城旧事”“水韵串场”“活力盐南”“野趣通榆”四个具有盐城特色的主题健身步道。
围绕推动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在全省率先出台《盐城市主城区存量土地及公共空间嵌入健身场地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实施方案》《盐城市健身场地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完成公园绿地新增球类场地143片,市区计划再新增54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有效满足群众全龄段多元化的健身需要。同时,还将提供更多足球场地,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就近就便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配置齐全的休闲健身设施,极大方便了周边群众锻炼。截至目前,市政府连续8年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建成395个口袋公园、139个体育公园、4142公里健身步道、30949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95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健身效果大大提升
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一片小小的体育场地,恰恰反映的是民生大事。出台相关政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市推动513所中小学校将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占学校总数比例达82.1%。盐城市第一小学体育设施开放后,极大改善老小区居民锻炼难的情况,彰显了民生温度。居民们反馈非常好,健身效果也大大提升,数据显示,社区参加盐城马拉松的人数直线上升。
学校体育设施实行定时开放与预约开放相结合,教学日和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早晚时段,每天开放不少于2小时;寒暑假期间,每天开放不少于8小时。有了政策支持,如何打通现实中的“安全堵点”成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加强重点防范。一是身份核验,要求入校健身人员必须凭借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在规定时间使用体育设施。二是未成年人入校健身必须有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陪同,并承担监护责任。三是为有效避免健身意外风险,由公安、体育、教育等多部门携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障。
运动激发城市热情
城市更新背景下,催生出一批以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旧改项目。盐城将体育主题植入其中,让这些曾经的老厂房因体育重焕活力,既推动了工业遗存建筑景观重塑,传承城市文脉,又为城市改造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肉联厂库房变滑冰场,填补了无冰雪运动空白。2017年,运营了50年的盐城市原肉联厂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为留住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记忆,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几经筹谋,最终确定以老肉联厂历史建筑为基础,融入体育、文创产业等新业态、新功能,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肉联厂的冷冻库房经过原址改造,在基本保留建筑主体结构及外立面的基础上,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盐城第一块真冰场。
拖拉机厂变健身馆,再舞全民健身之“舞”。如今的燕舞健身广场,随处可见挥汗如雨的健身人士和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大家的健身运动爱好和水平在这里得以延续和提升。提到燕舞这个名字,许多“70后”“80后”并不陌生,“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曾经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回响。燕舞健身广场就是燕舞集团“活化”后建设运营的体育场馆。这里曾是老拖拉机厂的闲置厂房,经过改造,外观仍可看出原来的痕迹,但内里却因为体育运动而重焕生机,到处洋溢着现代活力。除了篮球场地、五人制足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游泳馆这些常规的健身场地外,燕舞健身广场还有模拟滑雪馆、击剑馆、室内高尔夫馆、空中活力带等相对小众的健身设施,可以满足群众各类健身的需求。会员人数目前已突破1.5万人,平均每日客流量大约在500人次。这里先后成功举办600多场赛事活动,累计服务接待超600万人次,被授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
绿茵场点燃城市激情。这个夏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热潮席卷全网。作为赛事举办城市之一,盐城市不仅为观众呈现酣畅淋漓的足球比赛,以及一场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更以赛事为“窗”,全方位展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与城市魅力。为给市民游客营造良好的观赛体验,2025年盐城市“点亮星夜”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暨欢乐一夏‘街’有你”夏季嘉年华已开启,众多街区联动化身“第二现场”。通过设置LED大屏同步直播赛事战况,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新弄里、D·A艺术街区、KK-PARK国际街区、渎上·老西门、鱼市口大集、射阳日月岛、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大丰吾悦广场……大屏幕下的加油呐喊、啤酒节上的欢声笑语、餐饮门店前排起的长队、商圈里络绎不绝的客流,无不印证着赛事对城市经济活力的拉动作用。
随着体育设施不断完善、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市民的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城市也因此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清晨的公园里,晨跑的身影穿梭于绿道之间;傍晚的健身广场上,广场舞、篮球赛、亲子活动轮番上演,欢声笑语不断。体育运动,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城市的每一寸肌理,让运动之美与生活之乐交相辉映,更成为展示盐城这座“绿色之城、现代之城、活力之城”的一张闪亮名片。体育运动,塑造着盐城人的生活方式,也书写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者分别系盐城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盐城市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