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奔涌、国际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且多元化。民间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基石,正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间外交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全国友协关于搭建“四个桥梁”的殷殷嘱托,赋予了新时代民间外交工作全新的使命与内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是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江苏友协”)成立70周年。作为民间外交的主渠道,江苏友协拥有独特的资源与优势,在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以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友协系统在民间外交中的主渠道作用,对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全局和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深刻把握民间外交主渠道的核心内涵与时代要求
民间外交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本质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民间交往,构建起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根基”和“民意支撑”。其核心内涵体现在三个维度:
政治引领的方向性。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国际社会的“民间纽带”,友协主渠道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将民间外交工作与国家外交战略同频共振,把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要义转化为具体实践,确保民间交往始终服务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资源整合的枢纽性。主渠道并非“单一通道”,而是通过统筹政府与民间、国内与国际的多元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格局。江苏友协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将分散的民间力量凝聚成推动国际合作的“合力”,让民间外交从“零星交往”升级为“系统工程”。
民心相通的基础性。主渠道的核心价值在于超越政府间交往的“官方语境”,以文化、情感、利益为纽带,促进中外民众“心与心的对话”。
在新时代背景下,江苏友协对主渠道作用的践行,更凸显出“三个结合”的时代特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相结合,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需求相结合,与江苏“强富美高”新实践的地方特色相结合,让民间外交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发挥民间外交主渠道作用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江苏友协立足民间外交主渠道定位,以拓展国际朋友圈为基础,以完善对话机制为支撑,以联盟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搭建民间友好、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青少年交流“四个桥梁”。
拓展国际朋友圈,筑牢民间交往之桥。织密全球联络网络,与6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民间组织建立稳定联系,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周边国家与远邦朋友兼顾”的交往格局。深化机制化合作,与30多个国家的60多个民间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一次性交往”转化为“常态化互动”,为民间外交注入活力。
建立双多边对话机制,搭建务实合作之桥。聚焦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江苏产业优势,以“区域化、主题化”为方向,与日本、美国、东盟、南亚、欧洲、北非等民间组织建立双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并打造了如新时代中日地方民间组织交流大会、江苏与东盟民间组织对话会、江苏与德语区国家民间组织对话会、江苏与美国民间组织对话会等平台,推动一批企业落户江苏。
成立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合作联盟,架起资源共享之桥。率先成立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合作联盟,以“凝聚民间力量、促进国际合作、服务对外开放、增进民心相通”为宗旨,整合省内100余家社会组织、高校、智库、企业资源,通过“平台化运作”放大友协主渠道的辐射效应。举办“民间组织走出去能力建设培训班”,提升其国际交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海外公益实践,共绘民心相通之桥。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海外开展公益项目,用实际行动拉近中外民众心与心的距离,让民心相通之桥更加坚固宽广。
持续深化民间外交主渠道作用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文化大省,在民间外交上具有天然优势和特殊使命。开放包容的地域特质与民间外交的核心精神高度契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苏友协将从以下维度持续强化主渠道作用。
强化政治引领,把牢主渠道的“方向盘”。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间外交全过程,建立“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将习近平外交思想转化为具体工作清单。围绕国家重大外交议程,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等,设计“江苏方案”,让民间外交始终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引导民间组织在国际舞台发声,定期组织省内民间组织负责人参加国际非政府组织论坛、国际民间外交研讨会等,鼓励他们结合江苏发展实践,围绕经济合作、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议题发表观点、提出建议,展现中国民间组织的智慧和担当,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同。
深化机制创新,激活主渠道的“动力源”。进一步发挥双多边机制作用,对已有的双多边合作机制进行优化升级,丰富合作内容,从传统的文化、教育领域拓展到科技研发、产业合作、城市治理等更多维度,提高机制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引导我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双多边机制平台,建立民间组织参与双多边机制的培育和支持体系,筛选有潜力、有能力的民间组织,为其提供参与国际活动的信息、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在双多边机制中开展项目合作、经验交流等活动,通过民间组织的活跃参与,增强我国在国际双多边合作中的民间基础和影响力。升级江苏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合作联盟平台功能,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孵化中心”,为成员单位提供项目策划、资金对接、风险评估等全流程服务,让联盟成为民间外交的“资源枢纽”。
聚焦地方特色,彰显主渠道的“辨识度”。依托全省371对国际友城(数量全国第一、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江苏省友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分类施策、活动创新与协作强化,推动友城民间外交精准发力、提质增效。在分类推进区域合作方面,如对“一带一路”沿线友城,侧重民生与文化交融;对发达国家友城,聚焦产业协同与创新共享。同步开展“友城双城记”线上直播,突破时空限制深化民众联结。在构建协同工作机制方面,积极探索组建“友城民间外交联盟”,吸纳友城政企学研力量,实行资源共享与定期会商制度。
民间外交是跨越国界的“心灵工程”,是润物无声的“筑基工程”。江苏省友协将始终秉持“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共同发展”的初心,以更主动的姿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以更务实的举措深化对外友好合作,让民间外交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中外友好的“江河湖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江苏智慧与江苏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