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国强军征程中交出国防动员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李 航    

国防动员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纽带。近年来,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走在前、做示范光荣使命,守正创新、实干担当,为全省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交出新答卷。

聚焦实战,提升国防动员核心能力

以提升快速响应、高效协同、精准保障能力为核心,全面强化国防动员各项基础工作。

精准编制各类预案。结合江苏濒海临江、经济密集、交通枢纽众多的地理特征,始终以实战需求为根本导向,大力加强国防动员预案编制工作。目前,已构建起一套上下紧密衔接、左右协同顺畅、切实具备可行性的国防动员预案体系。常州、宿迁等地在预案编制工作中,紧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与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预案,并通过常态化演练不断优化,有效提升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能力。

动态推进资源调查。秉持底数清、数据准、动态新的原则,依托大数据技术,加强与各部门的数据协作,不断完善资源信息管理,全力打造全省国防动员行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无锡、徐州、盐城等地建立行业资源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与军队、应急、发改等部门的数据互通,为精准动员提供数据支撑。

抓紧抓实训练演练。始终坚持实战化导向,严格遵循仗怎么打、动员就怎么练的标准要求,常态化组织跨区域、跨部门、跨军地的综合性演练活动。全省各地紧密结合江苏常见的灾害类型,如防汛抗旱、防台抢险等,积极开展应急动员演练;围绕战时可能承担的支援保障任务,组织重要目标防护、物资筹措等专项演练,通过实战化场景检验预案可行性和队伍应急能力。宁、镇、扬三地在重要目标防护演练中,通过设置复杂的实战场景,检验了防护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协同配合能力。

配齐建强专业队伍。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常备化的发展方向,统筹整合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应急保障等各类专业力量,精心组建应急救援、工程抢修、医疗救护、信息通信等多支专业分队。各地按照编训一致原则,结合各专业分队的特点和任务需求,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定期组织集中训练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和协同配合能力。建立健全队伍管理、调用、保障机制,确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各专业队伍能够迅速响应,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南通、镇江、泰州等地的工程抢修专业分队,制定了详细的季度训练计划,涵盖各类工程抢修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

创新驱动,积蓄国防动员发展动能

立足区位优势,通过法治赋能、技术攻关、模式创新等举措,让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加强军事设施保护。坚持以法治作为保障,全力加强军事设施保护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通过举办军事设施保护主题展览、开展线上线下知识竞赛等活动,有效提高全社会的军事设施保护意识。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在军事设施保护工作中,加强与驻宁部队的沟通协作,建立军地联合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强化人防工程管理。大力加强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持续提升人防工程建设质量与防护水平。不断加大人防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新建一批高质量人防工程,使得城市人均防护面积稳步提高。各地在人防工程建设中,注重结合城市生态建设,将人防工程与城市公园、绿地等有机融合,既提升了人防工程的防护功能,又实现了生态化与景观化。

推进数字动员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强大牵引,全力打造数字动员一体化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国防动员潜力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精准掌握,有效保障了指挥控制的高效顺畅运行。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国防动员领域的广泛应用,加速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苏州、无锡充分发挥经济与科技优势,军地联合打造智慧动员平台,构建潜力数据库,打通多个政府部门数据端口,实现动员需求与供给能力的智能匹配,极大提升了国防动员工作的运行效能。

同题共答,彰显国防动员使命担当

紧扣国防动员新任务新使命,推动主责主业与服务民生同频共振。

助力经济建设。充分挖掘国防动员资源优势,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大力加强国防动员产业发展,推动国防动员产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出一批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国防动员产业集群。苏州、无锡等地在国防动员科技创新方面,鼓励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其他各地也积极行动,在推动国防动员产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国防动员力量。

服务民生改善。充分发挥人防工程平时的服务功能,积极为群众提供停车、纳凉、购物等多元化服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群众停车难等问题。大力加强早期人防工程治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探索出一条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让地下长城焕发新生机。南京、扬州、淮安、连云港等地每年暑期都会开放多处人防工程供市民纳凉,为市民提供舒适的避暑环境,深受群众好评。无锡、南通等地在中小学校建设人防工程时,创新引入智能接送系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实现融合发展。积极与省军区、应急管理厅等单位建立党建协作机制,全力推进军民一体化的应急应战体系和国防动员建设试点成果转化运用。联合开展防空防灾融合提升和跨区域协同演练活动,成功构建起平时联训、战时联动的高效协作模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联合沪浙皖等地共同制定《沪苏浙皖国防动员协同发展纲要》,组建长三角国防动员联盟,实现跨省应急资源的快速调配与共享。联合省人社厅、省级机关工委、省总工会共同组织全省人民防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并将其纳入江苏工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省级一类项目,有效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

奋楫中流,惟实励新。从制度重塑能力跃升,从单一战备融合发展,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以改革为帆、以创新为桨,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江苏答卷。展望未来,全省国动人将继续锚定全国一流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强大的国防动员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