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的17个新职业之一,俗称为“乡村CEO”,逐渐成为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乡村CEO”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负责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与传统村干部不同,他们专注于市场化运作,职责贯穿产业规划、品牌塑造、资本引入等全链条,目标是推动乡村从“输血式帮扶”转变为“造血式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已形成“共富机制+乡村CEO培养+数字工具赋能”的内生型共富乡村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乡村CEO”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新职业群体,促进了“乡村CEO”发展。但必须看到“乡村CEO”依然有较大缺口,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98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9.3亿成员,资产总额达9.6万亿元,这些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效应发挥,亟需更多专业人才。据《农业经理人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经理人从业人员已超过286万人,全国“乡村CEO”仍有150万的需求缺口,加强“乡村CEO”队伍建设既势在必行又意义重大。
加强“乡村CEO”队伍建设需政策支持。从国家层面看,要结合新职业的特点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规范乡村CEO的培训、遴选、聘用、考核和监督等制度。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激励措施,如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为“乡村CEO”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乡村CEO”队伍建设要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拓宽人才视野,搭建对接服务平台,做好人才选育,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整合高校、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围绕乡村经营、乡村治理、农文旅体融合、科技农业、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新媒体应用等内容,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乡村CEO”的专业能力。同时发挥人才招聘平台作用,提升人才与乡村需求的匹配度。
加强“乡村CEO”队伍建设也离不开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要将“乡村CEO”的薪酬福利与村集体经济的长期发展挂钩,根据经营业绩给予相应的奖励。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乡村CEO”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氛围。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乡村振兴让“乡村CEO”应时而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相关政策日趋完善、支持措施愈发得力,“乡村CEO”必将成长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