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称赞“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并强调“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苏州市姑苏区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高度富集,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具魅力会奖强区荣誉”等荣誉,并入选首批“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2025年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位。2024年,全区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6458.89万人次,同比增长29.26%;营业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10.44%。2025年“五一”假期全区旅游市场人气更足、消费更旺,首次实现了营收增幅超过接待游客人次增幅。
坚定文化自信,集聚创新动能
姑苏区依托世遗园林、文博场馆等资源优势,展示苏式生活典范,推动古城旅游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深度文化体验”,持续增强生机活力。
一是系统谋划夯实发展根基,景城融合营造诗意空间。坚持“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一坊一案”开展古城54个街坊改造提升,开发15个创新旅游圈,构建“景区+商圈”融合发展路径。以文化IP赋能商业脉络,让传统节庆成为引流“磁石”,如以“轧神仙”民俗活动激活石路商圈与阊门片区的消费活力。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开馆,运河剧场、体育中心等一批载体焕新亮相,为市民游客带来文旅消费体验新选择。
二是立体交通构建便捷网络,综合服务打造行业标杆。古城内拥有6条轨道交通线路,轨交站点密度在全市居于首位,非遗文创交通卡可在全国336个城市使用。15条水上巴士游线串联运河、城河与内河水系,现代高铁与千年运河开启“双轨漫游”时代。全区现有22家三星级以上的旅行社、739名外语导游以及24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站点。424处停车场实现通停通付,节假日向游客开放32处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构建“15分钟旅游公共服务圈”,持续上新“宝藏姑苏”智慧导览、入境游“即买即退”等服务。
三是区域联动展示江南文化,主客共享提升文旅品质。打破行政壁垒,积极推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简称“C9+联盟”),促进文旅要素跨区域流动,十全街区入选长三角文旅消费十大创新场景。以苏陕协作为纽带,陕西九大城市与苏州市姑苏区以“十城联动”形式建立合作交流机制。赴哈尔滨、平遥、西安等地举办姑苏古城文旅推介会,建立资源共享、品牌共创、产业共兴机制。2025年以来,央视新闻多次专题聚焦十全街、“手推波”等现象级文旅IP。
推动业态升级,提升发展效能
以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打造“时空可延展、体验可增值”的文商旅消费链条,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注重文旅融合产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提升文旅融合业态质效。
一是探索当代表达,提高产品价值。2024年古城主要水上游产品游客量372.88万人次,营收1.47亿元。全新的“姑苏夜画”环古城河北线项目,用声光电科技打造一场城市记忆夜游,开启与江南文脉的深度对话。成立苏州古城研学旅游联盟,携手打造的“没有围墙的姑苏学堂”“行走姑苏研习传美”研学之旅等2个项目荣获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一脉中华东西研学”苏陕研学项目获评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创新案例。“金阊门民国映画”高端定制旅拍,以“文化+旅拍+数字”,满足年轻人“出片”需求。推出“趣游阊门”等15个数字化旅游项目,成为“文旅+游戏+社交”的热门选择。
二是壮大酒店集群,提升城市功能。深入实施《推动酒店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做大做强做优酒店业集群,使住宿酒店成为做精“苏式生活典范”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洲际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等知名酒店集团纷纷落子姑苏、深耕姑苏。2025年以来,苏州丽思卡尔顿、福朋喜来登、希尔顿欢朋等10余家高端、中高端酒店陆续开业,总投资近5亿元的苏州瑞吉酒店(尼盛)项目正式开工,不断丰富高端文旅服务供给。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姑苏区共接待过夜人数为23.56万人次,日均入住率达85%,星级酒店日均入住率86.93%。
三是创新业态融合,实现跨界共赢。推出“古城之巅”——姑苏观景露台寻访,打造“观景+业态”融合的消费新场景。融合文化休闲、时尚消费、旅游观光的3A级景区无界美罗小奢中心,实现“线下实体+线上VR”的购物体验,引进柏林《摇摆的激情·传奇的重现》爵士音乐会苏州首演。开展“爱苏州·爱家乡四季姑苏——群众文化艺术季”活动,调动社会艺术团体和街区商圈、特色商户的积极性,激活街头、河畔、阳台等多维业态空间,成为古城“流动的风景”,用“小变化”解锁“新玩法”。星巴克“非遗美术馆”江苏首店、梵克雅宝苏州首店等纷纷落户古城。
焕新文旅场景,激活消费潜能
持续深化“水陆空”三维文旅场景创新,通过文化赋魂、业态赋形、科技赋能、创意赋新,实现从游客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引导“水岸联动、日夜衔接”,增强从“日间经济”到“全时消费”的发展动能,助力古城从“文旅资源富矿”迈向“文旅产业高地”。
一是网红磁场效应持续释放。十全街焕新开街以来,接连开展阳台音乐会、艺术展览、文创市集等活动,周末客流峰值较此前激增3倍,各类新型业态营业额增幅超50%,成为“本地人常来、游客必打卡”的潮流秀场。招引MCN机构,支持姑苏网红导游(讲解员)群体的发展,形成自媒体宣传矩阵“种草”姑苏文旅,抖音“苏州古城”话题量超1200万次。全区现有首店品牌近500家,仁恒仓街首店品牌占比近4成,9家餐厅入选首版江苏省米其林指南,持续激活消费“新密码”。
二是夜游经济不断推陈出新。街区景区、水上游、消费集聚区、演艺等4大类23处夜游地标指引,营造“水岸联动、日夜衔接”文旅消费矩阵,点亮“不夜姑苏”。“拙政问雅”、网师夜花园、沧浪亭昆剧《浮生六记》等实景夜间演艺,让世界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擦出绝美火花。“盘门玩月·梦华夜游”以国风show、摇橹寻雅等演艺串联全园,尽显姑苏风雅。相门城墙灯光秀演绎出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描绘了一幅新“姑苏繁华图”。
三是后街经济同样活力涌动。位于小巷深处的“手推波”苏式美学体验,让平江历史街区2025年1—5月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18.9%。焕新为黄金博物馆的钮家巷陈宅试运营,展现黄金文化与非遗技艺,游客可定制金器或体验传统拉丝工艺。乌鹊桥路上的咖啡馆、潮流买手店、文创百货等特色文化消费空间,与周边民居相依相伴。沧浪亭逅街融合了文创体验、艺术手工、休闲餐饮等业态,好玩也好逛。2025年7月5日,卫道观商业街区携手“庆余年”IP打造的沉浸式体验街区精彩亮相。□
(作者系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委员、苏州市姑苏区委常委、姑苏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