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坚持正风肃纪相互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实践指南。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中明方向、理思路、定举措,准确把握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阶段性特征,以风腐同查同治一体整饬不正之风、惩治腐败问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风腐问题同查同治的规律性认识
风腐同查同治是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党中央对正风反腐实践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政治任务,要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使反腐败斗争更加系统、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把握好战略与战术关系,深刻认识“为什么同查同治”。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从纠风反腐到风腐同查、再到风腐同查同治,一以贯之、层层递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发展。但是,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破坏营商环境、扰乱经济秩序,是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拦路虎”“绊脚石”。面对风腐交织的严重危害,我们要一体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赢得“两个历史主动”重大论断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两个仍然”重大判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同时,要深化对风腐一体、风腐交织规律特征的认识,注重战术运用,灵活机动、见招拆招,既盯“大”也不放“小”,既反“腐”也不漏“风”,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把握好量变与质变关系,深刻认识“同查同治怎么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问题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不正之风通常是腐败滋生蔓延的前奏,少数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是从一顿饭、一张卡、一杯酒开始,由量变到质变,从小节失守到大节不保。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表现形式、危害程度虽有不同,但同根同源、互为表里,腐败中往往隐藏着不正之风问题,其行为不仅进一步恶化不正之风,还会催生新的作风问题。要健全完善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既“由风查腐”深入挖掘线索,又“由腐纠风”双向突破,持续释放治理作风问题和惩治腐败综合效能,一体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发展。
把握好共性与个性关系,深刻认识“同查同治抓什么”。从根源本质看,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都源于价值观扭曲和理想信念动摇。无论是吃吃喝喝、收受礼品礼金,还是以权谋私、收受大额贿赂,无论是弄虚作假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还是暗藏其中的责任心缺失、权力观错位,背后都是少数党员干部思想根子出了问题。从表现形式看,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领域都有表现。有的干部手握审批执法权,以人情往来为幌子,经常收受“红包礼金”,久而久之破坏党风政风,带坏社风民风,有的地方存在“圈子文化”,以金钱、利益、裙带关系为纽带,编织各式各样的关系网,破坏政治生态、干扰经济发展。查处风腐交织问题,既要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清理,又要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治理,哪里没有突破就向哪里发力,哪里是重点难点就在哪里用劲,同时要抓根治本、激浊扬清,推动党员干部实现价值观深层重塑,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之风不断充盈。
着力提升风腐一体纠治的策略性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风腐一体纠治是一项牵涉主体多、涵盖内容全、涉及领域广的系统工程,要强化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以同查同治铲除风腐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以系统思维强化同查同治理念。风腐问题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措施的综合性。解决风腐交织问题,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要统筹推进、综合施策。一方面,要坚持“查风必挖腐”,建立风腐同查多部门协同办案模式,打通由风及腐成案的难点堵点,综合研判分析,拓展办案思路,由“风”的线头扯出“腐”的线团,对违规吃喝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勾兑、“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表面“贴金”内里“烂尾”等问题,做到深挖彻查,防止“以风盖腐”。另一方面,要坚持“查腐必纠风”,不仅要处理“吹开浮土”就能见到的违纪问题,更要关注案件查办中的“细枝末节”,将“四风”问题作为查办腐败案件的“必问必核事项”,建立“四风”问题线索台账,集中管理、专题找谈,逐份形成笔录,及时跟进处置,阻断风腐演变通道。
以创新思维丰富同查同治手段。随着腐败手段翻新升级、由明转暗,“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改头换面,只有以变应变、以新应新,不断丰富正风反腐“工具箱”,从根源上斩断由风及腐链条,才能增强纠风治腐穿透力。要关注新动向。分析风腐同查案件中的“四风”问题新动向,及时掌握风腐交织典型案例“活情况”,对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查找症结,找准靶向、精准治理。要升级新打法。建立风腐问题核查快速反应机制,时刻保持箭在弦上态势,建立“一触即发”的核查方式,对屡禁屡犯的“四风”顽疾,运用先通报、后核查的办法,采取以事立案、提级办理等措施,坚决纠风止腐。要用好新技能。坚持“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的监督理念,打破数据壁垒,搭建监督模型,借助数据关联、碰撞比对、筛查分析等方式,从收集的数据中挖掘出隐匿的腐败迹象,通过点上的腐败问题,查找面上的不正之风,促进查处风腐问题更加高效有力。
以辩证思维提升同查同治效果。查处问题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要把风腐同查同治同析、查根查源查责、查深查全查透理念贯穿监督办案全过程,交好移送司法机关、深化以案促改、开展廉政教育“三张答卷”,真正让反复发生的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要发挥惩治震慑力。用好“四风”问题通报曝光机制,通过随案警示、庭审警示、专题警示等方式,以案说纪说法说德说责,引导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摒弃“看客”心态,严守纪律红线。要发挥制度约束力。对普遍发生的风腐交织问题,辨“风向”、查“风源”、堵“风眼”,推动案发单位和职能相似行业领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坚决防止各类风腐问题滋生蔓延、做大成势。要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抓好厉行节约、基层减负等制度规定贯彻,切实增强制度刚性约束。要发挥教育引导力。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风腐交织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的“活教材”,挖掘利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以文化人、启润心智,教育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正心修身、律己明德、弘扬正气。
切实增强风腐同查同治的贯通性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党和人民对这支队伍充分信任、充满期待。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建立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完善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构建由腐纠风工作链,形成查治一体闭环链,凝聚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强大合力。
练就敏锐“慧眼”。注重深刻揭示违纪违法行为特点,严查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问题,聚焦纪律规矩、权力运行、政商关系等,坚决铲除“围猎”这个政治生态污染源,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要结合深入开展违规吃喝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对违规吃喝问题既查组织者,又查参与者,查清资金来源、目的事由、吃喝场所,结合相关人员一贯表现、信访反映等情况,加强研判分析,深入核查背后是否存在团团伙伙、利益交换等现象。要深入研究查办风腐一体案件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以及酒驾醉驾、收送礼金等易发多发的问题,结合编制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手册》,梳理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方法路径。
打通内部“经络”。深化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把风腐同查同治贯穿到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各个环节,以高质量监督办案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向深处拓展、往实处发力。结合地方实际,紧紧盯住制约南通创新引领、改革攻坚、跨江融合、向海发展等问题,以办案“揭开口子”“撕开盖子”,坚决斩断风腐勾连链条。同时,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政治监督工作办法(试行)》,通过监督抓住问题线索入口,甄别风腐一体问题,为查办案件找准靶向、备足“弹药”。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充分挖掘案件“附加值”,落实离点末谈、案件复盘反思等制度,举一反三、深入剖析案件背后行业性、领域性、地域性问题和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用好纪检监察建议,堵塞制度漏洞,深度整改整治。
构建协作“链条”。加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促进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联通人大、司法、审计、财政等其他监督,增强正风反腐贯通合力。要牵牢“牛鼻子”,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将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一把手”要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细化责任清单、实化落实举措,层层传导压力,上下联动推进。要拧成“一股绳”,在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实行“4+2+Z”工作模式和“战区”机制,向共性问题、重大风险、深层次根源主动出击,一体纠治风腐交织问题。要织密“监督网”,会同财政、审计、统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贯通协同工作办法,在应对“四风”问题和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难题方面汇聚合力,针对行业风气败坏、管理混乱失序、发展环境恶化等问题,构建协同监管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完善风腐同查同治监督体系,不断提升腐败治理效能。□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责任编辑:赵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