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所在。“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揭示了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坚持以党性修养砥砺作风建设,确保永不止步、永葆本色。
强化政治引领熔铸党性,立好作风建设“风向标”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始终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上把握和思考问题、理解政策,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极强的政治引领力、实践穿透力、精神感召力,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问题,成为不断开辟百年大党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新境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深刻领会其中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不断汲取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要在学思用贯通上下功夫,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重点,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从中找到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务实举措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校正思想和行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严格遵规守纪锤炼党性,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
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是系统观念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保护线。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强化自律标准,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党章党规党纪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关键在于其顺应党心民意,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但是,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四风”问题树倒根存,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隐患仍不容忽视,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驰而不息抓下去,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聚焦重点查摆,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刀刃向内,拿出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围绕中央和省委明确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典型问题,强化以案促学、以案促改,深入查摆,深化整治,做到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
永葆为民初心涵养党性,校准作风建设“坐标系”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从人民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员干部应当率先垂范,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脚步走进基层、感情贴近群众、工作符合实际,真正做到民之所忧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抓实作风建设的检验标准,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挑大梁的“四个着力点”落细落实,特别是对一些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深层次关键性改革,要切实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切实以干部“赶考”群众“监考”推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
勇于担当作为淬炼党性,做好作风建设“必答题”
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江苏作为第二经济大省,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责无旁贷,这本身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走在前、做示范”的具体体现。在加快将“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任务书”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佛系”心态、“躺平”姿态、“摆烂”状态,以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牢牢掌握遵规守纪、立身做人、担当作为的正确标准和根本标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担当作为不仅是在顺风顺水时多做顺水推舟的事情,更是在接“烫手山芋”、啃“硬骨头”时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必须坚持干字当头,以作风促政风行风民风,切实把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破解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难题的有效武器,使好的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全省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以实干实绩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性提升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增强党性修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错综交织的矛盾问题,党员干部要切实上好党性修养这门“必修课”,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从思想上警醒起来,从标准上提高起来,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党性修养,真正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