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知识产权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效能

发布时间:2025-07-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李 杰    

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部署,进一步明晰了落实挑大梁责任的任务书和路线图。省知识产权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作用,聚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服务重大战略实施,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坚实知识产权保障。

架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知识产权跳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知识产权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焦科技创新,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储备。紧紧围绕我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保障,提升科技创新含金量。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升级工程,建立省市县三级错位协同推进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服实施机制,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支持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完善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体系,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会同国家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通过专员派驻、产才对接等途径,加强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供给,深入开展专利导航和分析预警,助力提高研发效率。实施专利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创造的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广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

聚焦产业创新,实施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程。牢牢把握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方向,推动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服务支撑。畅通专利申请快速通道,聚焦我省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援助中心,拓展专利预审服务范围,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服务。赋能产业加速焕新,聚焦我省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实施一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明晰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服务产业规划编制、科技招商引智、产学研协同创新。护航数字经济发展,深化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构建登记举措、价值评估、交易流转等制度机制,有效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使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速推进专利产业化。充分发挥专利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新产业新赛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搭建平台,健全机制,打通堵点,推动专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持续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多层次、分类别开展专利供需对接,深入实施专利声明制度、赋权改革试点等制度机制创新,积极服务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推动专利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会同省委金融办、财政厅等部门,认真开展国家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入园惠企活动,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大力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认真落实我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制定出台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运营、金融、评估等新业态新模式。

点燃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知识产权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总书记对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加强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有明确指示要求,为我们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部署,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深化知识产权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围绕更好地激励高水平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开展一批知识产权微改革项目,探索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资源全省共享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地方立法,探索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支持各地推进知识产权地方综合立法。构建知识产权综合治理体系,拓展纵横交织的知识产权工作维度,健全部门横向联动、系统纵向带动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协力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纠纷系统化解,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

打造一流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围绕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建设目标,实施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能,构建小双边、小多边协同保护机制,探索江苏多样态、高标准、综合性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研究制定我省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举措,加快14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建设,推动建立跨部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强化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着力解决民企、外商投资关切和项目落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筑牢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知识产权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知识产权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智力援藏援疆的重要举措之一。

深入推动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充分挖掘利用长三角地区汇聚的全国近1/3有效专利和1/4有效商标资源,构建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机制,既做好自己的事,也做好共同的事。加强保护协作,完善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提高区域协作办案质量,加大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营造长三角地区一流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推进服务共享,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实施人才通认互聘机制,促进人才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转化运用,开展2025年长三角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金专行动,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帮扶。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积极支持吉林、陕西、青海、新疆伊犁州、西藏拉萨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开展服务业态协同培育和资源共享,通过知识产权服务示范项目合作、代理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数据资源共享等方式,支持对口帮扶地区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专利转化对接和服务协同,以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契机,共享可转化专利资源和产业需求信息,开展多层次多元化专利转化跨区域对接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支持帮扶地区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共享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成果。

拓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知识产权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人民生活幸福;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指导时也多次对做好土特产文章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发展好地理标志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这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培育、保护、用活我省镇江香醋、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等521件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资源,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开展提质强基行动,健全完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工作体系。加强我省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和促进项目,支持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开展促消费惠民生行动,加强与省商务厅、文旅厅等部门合作,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加工制造”“地理标志+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支持举办商标品牌推介、产品产销对接等线上线下活动,提升地理标志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开展护航专项行动,围绕不同农事时令,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特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

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政策普惠公平、服务普惠可及、数据普惠开放,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突出均等化供给,结合区域创新发展特点,合理布局建设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加快构建国家三级服务网络,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获取成本。聚焦重点主体,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产业检索分析、专利预审等工作,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强数字化支撑,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开发AI智能化工具,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加强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场景式推广。

(作者系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