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汇智建设创新之城

发布时间:2025-07-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苗成斌    

近年来,张家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扛起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责任和使命,针对各地人才政策内容趋同、实施方式相似、区域竞争激烈、政策资源内耗、人才评价内卷、区域发展失衡等难题,系统构建政策驱动、产才融合、生态聚合人才工作体系,把人才政策着力点从过去拼补贴”“比户口,变为拼环境”“造生态,推动人才工作由转变,以差异化人才政策应对同质化内卷化新挑战,将比较劣势转化为错位优势,在引育留用人才中找准比较优势和发展新赛道,持续擦亮创新张家港、因您才精彩人才品牌。2024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人才45人,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实现倍增,其中企业入选39人、全国县域第一;科研平台入选4人,较上一年增长300%。这座以张家港精神闻名全国的创新之城,何以依靠科创人才的强劲动力,连续31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三强?

以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政策创新与精准引才同频共振针对人才区域壁垒、政策壁垒问题和产业发展需求,放大人才政策组合效应,使政策与产业握指成拳、同向发力。打造政策供给强引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青年人才专项政策等在内的1+1+N人才新政体系,精准落地从引进支持到落户发展的全链条人才扶持政策。出台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强基计划、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强链计划、特色半导体人才强芯计划三强人才计划,给予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专项政策支持。制定区镇专项、产业发展、专业园区3个特色类人才政策,直接立项支持发展形态好、符合产业方向的人才项目。2024年,空天开发领域、国内硅光集成电路领军人才企业双双获评姑苏重大创新团队,实现张家港历史的突破。开辟精准引才新赛道。绘制三图谱精准引才:产业上下游企业图谱、企业人才需求图谱、合伙人朋友圈图谱。实施嫁接引才战略,促成80余位领军人才与本土企业合作,推动江苏能华微电子的人才团队与海陆重工合作,实现氮化镓功率器件领域重大突破。依托驻北京、上海、深圳招商中心,配备人才招引专门力量,推动科技招商和人才招引深度融合。借力企业海外分支机构、海外联谊会、欧美同学会、侨商会等一线资源,发挥以商引商、以才引才作用,成功引进乌克兰最年轻院士项目,获评省顶尖人才计划。连续5年举办校政企联盟合作大会,设立全省首个县市U35青年科技人才引育专委会,聘用20名高校引才大使,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以产业需求牵引人才流向,产才融合与平台赋能双向奔赴立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发展,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新生态。全链条对接产业发展。聚焦张家港4+4+N产业体系,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的全领域发展支持体系。打造3D打印”“高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试点集聚区评审自主权,对新入驻人才项目给予即签即补精准资助。探索布局特色半导体、氢能储能领域等2个百亿元级人才创新联合体,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入选省级氢能产业人才攻关联合体培育对象。全方位优化创新支撑。聚焦新兴产业培育、人才需要,推进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家港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统筹39家省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46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能资源,为企业提供中试放大、场景应用等资源支持。深化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张家港校地合作联盟发展,成立高校区域技术县域转移转化中心,2024年促成产学研合作240项。深化顶尖人才+双创团队+领军人才梯次培育架构,连续8年举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累计举办系列赛事103场,吸引对接项目4544个。全周期强化金融供给。充分发挥张家港人才一号母基金”“沙洲科创C基金的引导作用,探索拨投联动重点项目决策机制,推动更多耐心资本真正投早投小投初创,托举更多人才企业攀。搭建资本基金与优质项目面对面平台,迭代实施人才企业上市攀峰计划2.0版,给予最高1亿元融资支持。近3年,人才企业贡献了全市50%的高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的省级以上独角兽企业,贡献了全市70%的上市主体。

以生态构建提升城市黏性,生态留才与孵化梦想相得益彰围绕人才友好城市建设,联动各方力量让人才服务可感、可及、可预期,构建人才安身、安心、安业的生态环境。打造网上+网下服务阵地。推出港城人才服务一键达平台,开发港才通人才政策计算器2.0微信小程序,打造全新人才IP形象张友才,探索接入AI数据大模型,实现人才政策问答秒懂秒应,推动人找政策政策到企转变。紧扣江苏人才创新港建设部署,高标准建设东渡人才港青年人才社区,打造东渡人才服务中心综合体。提供乐居+优行服务保障。实施苏易居·寓港城计划,投用高品质人才公寓超6000套。打造青年人才来港第一站,投用优质青年人才驿站9家。发布安居畅行优化升级政策包,为人才代表发放房、车组合礼包。吸引学子深度体验,常态化开展归雁筑巢等城市体验活动,配套价值3万元的来港大礼包,以及最长30天免费住宿、最高3000元的面试交通补贴。在全省首创同学支持政策,张家港籍高校学子邀请同学来港城实地体验的,同学能够享受最长7天免费住宿。提升专属+全面服务体验。实施港城人才直通车人才服务提升年行动,统筹开展我听人才提需求”“我陪人才走流程”“我为人才办10”“我邀人才看港城四个我服务承诺,深化换位跑一次行动部署,推动人才服务从有形覆盖有效感知进阶。扩大人才通识码场景应用,升级交通出行、医疗康养、来港大礼包等专属礼遇,为人才施展才华、成就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张家港的人才新政,最根本的是以政策精度、产业深度、服务温度三位一体,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生态体系;最关键的是把比较劣势转化为错位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把人才这个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最大增量;最基础的是在政策保障上发力,在人力保障上聚力,在资金保障上合力,在生活保障上用力,实现从拼补贴”“比户口拼环境”“造生态转变,让一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张家港的实践表明,破解各地人才政策同质化、内卷化难题,实现人才高质量发展,必须细分领域、差异定位,突破千城一面的同质化陷阱;必须政策重构、市场导向,突破政策断层乏力的内卷化竞争;必须生态留人、孵化梦想,突破人才创新创业的瓶颈制约,构建起错位竞争、产业赋能、生态留人、持续迭代的闭环机制。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研究员、群众杂志社原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