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教育系统推动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利用红色资源在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全省广大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矢志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应势而动,让红色资源利用“热起来”。2024年3月1日,《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正式施行,对全省教育系统进一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省教育厅应势而动,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导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条例》精神和主要内容,推动《条例》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教育系统落地见效。一是压实责任,建立完善落实机制。认真组织学习《条例》内容,开展专题部署,逐条分解工作任务,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条例》的主体责任,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好《条例》贯彻落实。建立厅内会商、厅外协同、教育系统上下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二是丰富形式,切实增强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条例》学习宣传,将《条例》学习宣传融入校领导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开学第一次主题班会课等活动内容,通过教育系统相关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将红色资源利用与日常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紧密结合,用好红色资源,提升育人实效。三是发挥优势,不断夯实专业支撑。发挥教育系统人才和专业优势,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组织引导高校学科专家和思政课教师等加大对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的研究阐释力度,在课题立项、研究成果展示等方面予以支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所蕴藏的思想内涵。鼓励支持高校积极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学科建设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融入课堂,让教学主渠道“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课堂教学是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用好用活宝贵的红色资源,必须将红色文化渗透进课堂、浸润进教材、滋养进学生头脑,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本培元、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的作用,真正让地方红色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教材。一是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江苏地方红色资源丰富,既有记载重要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的博物馆、纪念馆,也有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的壮阔历程及取得非凡成就的历史“见证者”。省教育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全省大中小学把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核心教材体系、课程思政体系和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创新研究,让广大青少年深刻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坚定“四个自信”,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在名师示范引领上下功夫。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推动各学段专家深度参与红色资源利用,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及相关学科课堂教学,促进全省大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纵向有序衔接、横向有效贯通。发挥省级思政课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高校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培养对象等名师示范带头作用,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团队,推出一批红色资源思政课示范“金课”。三是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将红色资源以多种方式融入相关课程教材,引导支持中小学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切实推动红色资源与教材教辅、校本课程资料有机融合。建立省级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开发推广红色资源精品思政课,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加快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效能提升。加强网络红色资源内容建设,综合运用校园网、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红色资源宣传教育。
推动实践,让红色教育“动起来”。善用“大思政课”,发挥实践课堂的特色,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中央精神、推进思政课创新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学校思政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目标的重要前提。用好课堂载体,引导青年学生更好地从江苏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作用。一是协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2023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10部门积极行动,充分发掘江苏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推选认定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96家,与12家国家基地共同形成十大部门、百家基地联动育人的江苏“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百家基地包含大量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红色实践资源,教育部门将坚持开门建设“大思政课”,会同省有关部门,开展馆校合作、校地协同,共同推动各地各高校用好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精心设计和开发适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实践教学专题课程,形成一批优质实践教学共享资源。二是协同开展红色研学。省教育厅已发布80条全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线路,省文旅厅也推出了一批红色研学之旅主题线路。下一步,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日报社将共同开展江苏红色研学精品项目培育遴选,打造“行走的思政‘金课’”,推动广大青少年通过红色研学方式亲身感受党的奋斗历史、感受新时代伟大成就,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三是协同实施品牌活动。指导全省大中小学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点以及毕业典礼、青春礼、成人礼、升国旗、入团入党等重要仪式,组织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会同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单位,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红领巾寻访”等品牌活动,让红色资源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学生内心。持续组织开展江苏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筑梦体验行,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和认同。推动大中小学把红色资源利用作为学校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挖掘、创编、演出、传播各类红色文艺作品,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