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更高水平开放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6-12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唐晓东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苏州以中国大陆1%的人口,贡献了2%的经济总量、3%的工业增加值、4%的实际使用外资、5%的上市公司和6%的进出口总额,成为外资看江苏、看中国的重要窗口。苏州坚持尊重市场,坚守契约精神,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决破除各类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努力为不同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实现资源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目前,苏州集聚了超过1.8万家外资企业,175家境外世界500强在苏州投资了486个项目,全市累计使用外资超1600亿美元,拥有中新、中日、中德和海峡两岸等众多高能级开放平台,苏州工业园区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八连冠

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苏州始终秉持绿色、智慧、友好、高效的价值追求,遵循国际规则,遵守国际惯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在苏州叠加实施的重大机遇,因地制宜发挥好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开放优势,切实扛起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责重担。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不断增创开放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牢牢把握国家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加强制度型开放的政策探索和对上争取,进一步提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层级,深度融入全球化。积极对接、利用、融入RCEP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在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环境政策等领域争取更多的压力测试和先行先试,推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的新突破,增强苏州对高水平外资、高质量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持续深化中新合作内涵,以中新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为契机,力争在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上实现更大突破,在双向投资、科技创新、服务贸易、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更多的制度探索,在跨境数据流动、商业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开展更高水平的试点试验,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持续力和带动力。

进一步强化开放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综合保税区一线”“二线管理模式,着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充分发挥自贸片区和开发区、综保区的各自优势,在协同推进重大改革、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共育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共引重大产业项目等方面深化联动合作,持续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的改革实践。进一步发挥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的高端人才驿站功能、招商引资磁场功能、科技项目孵化功能,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着力打造一流的走出去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好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等平台作用,深化中新国际化走廊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产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努力推动外贸业态创新发展。大力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在做强新业态、发掘新需求、做大新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稳规模、优结构,深入实施外贸全球行计划和跨境电商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合规、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等关键环节,聚力拓展苏州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与贸易的空间。进一步深化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用好市采通平台,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大胆出海、合规出口、降本增效。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支持企业大力发展保税维修业务,进一步推动高端装备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增强竞争力。顺应全球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趋势,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基础,把数字贸易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快培育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发挥好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平台优势,加快集聚贸易主体,促进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深度融合,积极促进优质消费品进口,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

着力提升利用外资能级水平。充分发挥苏州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优势,强化与海外使领馆、全球招商伙伴等合作,完善海外招商服务体系,深化海外商务中心建设,在全球范围加速开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苏州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等有利条件,强化总部型、龙头型、研发型项目招引,以大项目为牵引,进一步提升对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大力发挥产业优势,发力服务业利用外资新赛道,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研发设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扩大对外合作,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探索,积极拓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外国家主权基金、存量置换等引资新方式。深化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深入实施外资总部、利润再投资、外企研发中心等专项政策,多措并举鼓励在投企业增资扩产,支持外资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分工和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积极打造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思维,大力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工程,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数字化改革等重点任务,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同向发力,促进土地、能源、资本、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优化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强化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破产、劳动、互联网、数据资源等专业化法庭建设,以完善的法治体系保障投资者的权益,给投资者更加稳定的预期,做到给出的承诺一定兑现,出台的政策一定落实,让企业敢干、敢闯、敢投。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聚焦投资贸易便利化、工商登记注册等领域,进一步畅通市场准入,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六减行动,扎实开展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水平,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持续优化竞争生态,全面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保护国企民企、内资外资等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将公开透明、法治规范、有限管理的理念落到实处,努力实现企业获得感、认同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