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田借“绿”生金的富民密码

发布时间:2023-08-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霍宏光 张珊珊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的重要发展理念。19887月,刚到宁德工作不到一个月的习近平同志,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古田,他说,我这次来古田,是看准了才来的20236月,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我们深入古田县,调研这里的富民产业,探寻借绿生金的致富宝典。

做好食用菌产业大文章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古田,是名副其实的山区农业大县,耕地资源稀缺。经过深入调研,习近平同志看到了当地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与前景。

对于如何让这里的乡亲们尽快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指出,古田县山区多是劣势,也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要扬长避短,尽其所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加工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更快实现脱贫致富。后来,习近平同志又先后6次到古田考察,殷切嘱托当地同志:古田食用菌产业是个大文章,古田要好好总结经验。

三十多年来,古田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食用菌产业这篇大文章越写越精彩。上世纪80年代,成功研发了香菇室外袋栽和竹荪生料栽培技术以及银耳棉籽壳代料栽培技术,90年代末期又实现了黑木耳南方栽培、茶树菇菌种和配方技术突破,从而在全国率先掀起食用菌发展浪潮。进入21世纪,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走上栽培技术、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路子,科技研发、质量管控和经营模式日趋成熟。

古田如今享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誉,开发生产的食用菌品种达38个,其中20多个品种实现规模化生产,是全国最大的银耳生产基地和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2022年,古田县食用菌鲜品总产量91万吨,产值62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235亿元;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古田,其银耳产量达38.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食用菌经营主体总数3778家,带动8万多农民创业就业。

菇棚“光伏+”推动绿色发展

为提升全县食用菌产业化水平,古田实施光伏+项目,探索县域工厂化+生态种植+绿色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径。

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先期试点项目采用农户出地、企业建设、政府配套的模式,统一集中土地,由企业投资建设主体和光伏部分,地方政府配套基础设施,农户享有菇棚内部使用权,企业获得光伏发电收益,村集体取得土地租金收入。菇棚主体实现了升级换代,菇架由原来56层增加到89层,水电路实现三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试点项目的建成投用,为古田全面推广菇棚光伏+项目提供了有益经验。

菇光互补在改造传统菇棚的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清洁发电,进而推动绿色发展。目前,古田菇棚光伏+项目涉及4个乡镇9个地块,占地462亩,总投资约3.7亿元,打造各类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用房近1000间,并配套建设保鲜冷藏库、烘干场等基础设施。每年可种植香菇530万筒、银耳242万筒、猴头菇及其他菌类50万筒,光伏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3万吨。

打造菇棚光伏+项目是推进食用菌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的一个重要举措。古田坚持夯实产业链前端、做强产业链中端、发展产业链末端,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深化食用菌数字大脑建设,为食用菌产业提供全面数字化服务,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从而帮助菇农和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产业公信力竞争力。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智能化建设,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加强对食用菌物质基础研究,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大型物联网运营企业,分类建立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仓储管理和金融服务子平台,收集食用菌产业产、购、储、加、销各渠道数据,建立食用菌产业云数据中心,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小菌菇成就特色乡村振兴路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加强食用菌人才引育,打造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标准,古田走出一条依托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在产业链上全覆盖建立党组织。实施食用菌产业堡垒工程,推动党组织与产业链同步延伸。把党组织全面建立在产业链上。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在食用菌产业链上建有产业党支部86个,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把党组织结对共建在产业链上。开展三联三带四促进”“城乡党组织联建双推”“红色村企联姻等活动,组织机关、农村等领域党组织与食用菌产业相关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选派10名党建特派员、196名党建指导员联系开展食用菌产业党组织工作,推动党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把党组织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建立古田县食用菌产业链大党委,将食用菌产业链上80多个党组织串联在一起,覆盖14个乡镇(街道),辐射200多个行政村,440多家食用菌企业(合作社),提供党建工作指导、矛盾纠纷调解、用工需求对接等8项服务,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

探索现代食用菌人才引育新机制。古田坚持外引内培并重,积极外引,成立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创建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致力内培,加强与高校及部门单位的合作,搭建全省首家乡土人才教育院、菌业研究院等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培训食用菌人才近2000人。民营企业自主培养食用菌科研人才、菌种生产高技能人才等600多人。健全完善国家菌草工程研究中心示范推广基地、县食用菌数字大脑运营中心等平台,促进人才和平台的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打造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标准。伴随古田食用菌人才引育质和量的提升、食用菌科研平台的不断完善,依托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制修订了银耳国标、行标、地标、团标15项,成功申报国家银耳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正积极申报筹建全国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创建国家质量检测中心为契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全国多菌类食用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供应中心,启动特色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开展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分子育种、菌种生产质量全程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此同时,聚焦产业开发和转型,加快食用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发展。

如今,全县农户70%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农业总产值70%出自食用菌生产,农民现金收入70%来自食用菌产业。从小农分散经营到企业规模化生产,再到企业带动菇农标准化种植;从一朵朵卖、一袋袋卖到一片片卖,通过强化品牌打造、业态培育,构建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体系,古田食用菌产业正向着更加健康、更可持续和更高质效方向发展,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