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

发布时间:2016-02-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谢 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

然而,现实中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轻视“功成不必在我”。有的同志急功近利,想问题作决策重“显绩”轻“潜绩”,不愿埋头苦干打基础,虽然表面上取得“不小”成绩,但拔苗助长,留下很大的隐患和危害。二是歪曲“功成不必在我”。把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丢弃脑后,拿着“俸禄”不出力,直接影响和损害了事业的发展进步。这两种倾向说到底,都没有辩证理解什么是“功成不必在我”。把经念“歪”了,当然不能走上正道。

首先,“功成不必在我”强调的是思想境界。它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它反对一切不顾客观实际、不顾群众长远利益、不顾事业发展整体布局一味贪图政绩的极端行为。这些年来,有的地方发展蓝图是一个将军一个令,没有形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抓到底的良好风气,朝令夕改,反复无常,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注重发展的内涵和后劲,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拼命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以扩大产能、增加GDP为目的盲目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以过度借贷融资为手段搞大拆大建、乱铺城建摊子形成“半拉子”工程等等,能干也干、不能干也干,甚至超越现实条件蛮干,虽然制造了一时的繁荣,赢得了暂时的喝彩,但与长远发展和群众利益背道而驰,甚而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这样的“政绩”又有什么用?

其次,“功成不必在我”强调的是科学的政绩观。这些年来,不少地方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政绩观扭曲有很大关系。有的领导干部急切地想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出大的政绩,展示自己的能耐,显示自己的功劳,以此捞取政治资本,由此产生的超越现实条件、违背自然规律的急功近利行为,不仅会损害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而且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会留下一堆“烂摊子”,为后来的发展添堵添乱,完全违背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把握好政绩观这个“总开关”,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高度,谋划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既要防止消极懈怠,又要防止急功近利,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这样那样的问题才可能避免。

再次,“功成不必在我”强调的是事业发展的连续性。事业的发展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而行,今天的人做好今天的事,既要做好眼前能看到成果的事,又要做好眼前看不到成果、但需要今天打基础作铺垫的事,前者是果是收获,后者是花是播种。要想事业兴旺发达,必须统筹好收获和播种的关系,实现年复一年的春华秋实,这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真正的内涵和要义。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谈规划谋发展,一定要尊重自然,把握规律,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为官一任,谋事千秋,凡事立足当前不拘泥于当前,力求成功但不急于求成,科学谋划,持续推进,既当“突击手”攻坚克难,又当“奠基石”开篇布局,有如此“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境界才能铸就发展新辉煌。

(作者系中共响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袁 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