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伟大历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课程开发机制,才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社区教育中唱响主旋律、奏响最强音,这既是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社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之需。

图为2016年完成扩建并举行开馆仪式的南京鼓楼区颐和路社区将军馆,这是全国首个社区将军馆,也是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社区将军馆 资料图
把握红色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价值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文化型社区,打造文明和谐幸福生活家园的重要抓手,而课程开发是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红色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创新社区红色文化课程开发机制,开发红色文化精品课程,推动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教育,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社区居民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和内涵,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促进思想感情共鸣,提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一是红色文化可以凝心铸魂,筑牢理想信念。社区居民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既是对红色历史的回顾,又是接受心灵的洗礼,不仅能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更能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激发起自觉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可以塑造积极精神风貌。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学习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英勇奋斗精神,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爱国情怀和高尚道德情操,激励社区居民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三是红色文化可以增强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文化自信的底气。
红色文化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
对标社区教育发展现实情况,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开发面临着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的矛盾。一方面社区组织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缺乏充足的资源开发红色文化课程;另一方面,各个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大量资源闲置,没有及时开发。此外,在课程开发上还有不少具体问题。
课程开发主体界定不准。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层面,从全国范围来讲,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是社区教育管理者和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而社区教育管理者尤其是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在课程开发工作中只是参与者和执行人,很难具有跨组织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组织协调力。
课程教育资源整合乏力。当前在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整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闲置、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共享不足等,限制了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的开发,影响了社区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
课程评价机制不尽完善。目前关于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评价指标设计存在着很多不尽完善之处,科学性和系统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评价过程中,长期以来社区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模式,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导致社区居民参与度不够,参与热情不高,尚未构建居民自评、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统一的系统化评价框架;普遍采用量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忽略了红色文化教育中不易量化的方面,比如社区居民学习情感的共鸣度、教学效果的长效性等。
红色文化课程开发的策略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开发质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明确课程开发的责任主体。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以政府行政推动为主要方式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机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以健全行政管理组织机构为牵引,切实承担课程开发的统筹管理责任,加强工作推进协调,交流课程策划设计、整合开发、实施与推广等信息。组建由各级党校和开放大学主导牵头,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红色教育基地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协同的课程开发机构,承担起红色文化课程专业开发的重任。各级党校是培训党员干部的学校,系统建设较为健全,经过多年的积累也形成了党性教育的科学知识体系,发挥了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作用,无疑要成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的主要阵地。各级开放大学覆盖面广并延伸到农村,拥有海量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开发中大有作为。
激发课程开发的动力。首先要运用市场机制,激发活力。鉴于当前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开发整合乏力等问题,只有勇于创新,大胆引入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激发课程开发的动力。其次要线上线下相结合。系统整合线上线下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充分运用5G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课程的受众面、渗透力和影响力。再次要搭建各级各类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开发协同发展平台和合作联盟。通过成立各种协同发展平台和合作联盟,推动红色资源优势互补和合理流动。如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积极探索推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社区教育的发展。
健全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的评价机制是调动课程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社区居民积极传播红色文化、践行红色文化的有效保障。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既要有正向的激励,也要有反向的约束。一方面,要明确评估标准,既要重视红色文化课程理论学习效果,提升社区居民红色文化理论水平;又要重视红色文化课程的实践成效,将社区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观念认知、价值信仰和实际行为等有机统一起来,作为红色文化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此外,还要注重评价红色文化的社会效应,注重评价红色文化中不易量化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创新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的评估方式,既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红色文化课程统筹管理机构和专业开发机构的评估作用,提升与改善课程品质,又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组织,尤其是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以保障评估的客观性。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图书馆)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