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行政执法有力度显温度

发布时间:2025-09-2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牛世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泰兴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擦亮到泰州 泰周到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着力破解涉企行政执法现实难题,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与企业获得感,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数智赋能,推动规范精准执法

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传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增加企业负担,也严重制约执法质效。为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与精准化水平,泰兴市积极探索大数据+管理模式,强化泰州市互联网+监管平台推广和创新运用,深化综合查一次行政执法改革。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检查223次,有效压减检查频次近388次。根据泰州通被检查企业评价反馈,泰兴市涉企行政检查满意度达98.43%

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推广运用作为互联网+监管平台全面运用先行市,泰兴市与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实时沟通机制,结合平台运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对优化平台功能、完善业务流程提供针对性建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家执法部门、17个乡镇(街道)全面接入互联网+监管平台,超1000名执法人员注册泰政通

推动行政检查扫码入企强化数据互通共享,既支持部门内部联合检查,又实现跨部门协同检查,实现一次扫码、多事联查,推动检查结果跨部门共享,实现综合查一次。今年7月,开展首期码上查行政检查直播活动,4家执法部门对3家医美体育领域企业开展扫码入企联合行政检查,涉及本次检查的54项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超10万网友在线观看,取得良好法治效果。

探索优信豁免沙盒监管印发《泰兴市优信豁免沙盒监管试点工作方案》,创新信用积分监管,制定信用积分管理规则,按照检查事项、检查结果等要素,对市场主体进行量化记分并动态调整,根据积分情况分级开展日常监管。同时,设置优信豁免沙盒监管红线,将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行为列入红线清单,对实施红线清单内列明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并移出优信豁免沙盒监管范围。截至目前,已对全市1726家企业赋予初始信用赋分,14家优信企业纳入首轮沙盒名单。

固本强基,强化联动高效监督

针对基层监督力量相对薄弱且条块分割的现实短板,泰兴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聚焦权责分工、联动协同、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推动执法监督贯通协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深化联动协同织密监督网络出台《关于建立泰兴市行政执法监督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双向联动合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信息归集共享、多方会商研判、重点事项督办、数据分析强化等机制,有效实现行政执法监督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常态化联动。今年以来,已累计共享行政执法监督线索和群众反馈执法问题线索47条,经筛选、分析、研判,督促相关执法单位全部整改到位。

配强专业队伍明晰监督权责建强基层专业力量,各乡镇(街道)司法所配备至少1名执法监督工作专职人员。截至目前,泰兴市17个司法所具备法学专业背景或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有33人,占司法所工作人员总数的80%。厘清权责边界,制定泰兴市司法所执法监督履职正负面两张清单,明确谁来督”“督什么”“怎么督,细化监督内容、监督流程和监督结果运用,推动执法监督标准化、制度化。

强化能力建设建强执法铁军为解决当前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规范、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探索构建行政执法人员基础积分+动态加减+分级管理积分量化考评体系,以量化考评、动态调整为主要抓手,以优进绌退、分级赋能为结果运用,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考试、业务实战练兵、案卷专项评查等,从政治素养、业务能力、执法规范、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核心维度,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综合精准画像,倒逼执法效能提升和队伍专业化建设。

宽严相济,创新执法服务模式

机械执法、处罚裁量权行使不规范、政企沟通不畅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也是涉企执法改革攻坚的重点难点。泰兴市坚持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相结合,积极创新执法与服务模式,推动涉企行政执法向包容审慎、主动服务转变。

深化涉企包容审慎监管及时组织各执法单位在县级行政执法权限范围内,对上级行政机关制定实施的行政裁量权基准进行系统梳理,对原有清单(2.0版)中的事项进行增补、调整,更新形成《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处罚事项清单(3.0)版》,进一步推动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高效适用。持续规范并推动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落地适用,建立执行情况定期通报机制。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办理涉企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案件617件,合计为企业减免罚款210余万元,包容审慎监管成效持续显现。

强化政企常态化交流互动依托亲清会客厅”“企业家日等载体,开展涉企行政执法座谈会、恳谈会14场,收集并办结企业反馈问题8条,实现企业诉求闭环处理。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虹桥工业园区创新实施邀约式检查,通过企业邀约、执法指导模式,推动企业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向主动申请指导,提升执法互动性与企业满意度。实施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在送达涉企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指导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开展各类信用修复培训18场,培训企业超1000家,共帮助550家企业修复失信记录,推动行政执法从单一监管向服务型治理转型,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构建涉企法治服务综合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打造600平方米新时代法治服务基地,内设法治服务展厅、法治讲堂、企业家沙龙、滨滨有法直播间及论坛等多功能区域,为企业提供法治讲座、专题研讨、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切实助力企业预防化解法律风险。自基地成立以来,累计组织开展涉企服务指导活动百余场,服务企业400余家。

 

(作者系泰兴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于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