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也有“大”作为

发布时间:2025-09-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张 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在今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的赛场上,除了球员们的精彩表现,他们脚下那片充满生机的绿茵场同样引人注目。这些草坪不仅承载着各个城市球队的光荣与梦想,更以卓越的品质,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而这些优质草坪背后,是农业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展现了农业科技力量的协同攻关。

优质草种为足球赛事提供坚实保障

一块由优质草种铺就的草坪对足球比赛的质量、运动员的表现和安全至关重要。国产优质草种为草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可以说,优质草种不仅是景观工程,更是竞技工程、安全工程和产业工程。

优质草种能提高竞技安全水平合适的草种决定了草坪的诸多关键特性。以在这次苏超中广泛应用的耐踏1中华结缕草为例,其具有根茎强壮、弹性好的特点,特别耐践踏。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球员们频繁地奔跑、急停、转向,普通草坪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得坑洼不平,极易造成球员在急停急转时膝踝扭伤,影响球员的运动安全。耐踏1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踩踏,让草坪始终保持相对平整,为球员提供稳定的支撑,让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展现自己的球技,减少因场地因素导致的受伤风险。

优质草种能优化赛事观赏体验优质草坪有着出色的滚球速度和水平牵引力。国际足联对足球比赛场地的滚球速度有着严格规定,球在草坪上滚动的速度既不能太快,使球员难以控制,也不能太慢,导致比赛节奏拖沓,这就要靠优质草种以及与之匹配的养护技术来实现。此外,优质草种提供的合适的水平牵引力保证了球员鞋底与草坪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既能灵活移动,又不会轻易滑倒,使得比赛的流畅性和精彩程度大大提升,从而为观众贡献更加精彩的苏超

优质草种能支撑草坪产业自主发展我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暖季型草坪草种质资源,如狗牙根、结缕草等。然而多年以来,国内大部分足球场使用的仍是20世纪608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洋草品种。这些进口草种在高温多湿、使用频繁的条件下,往往表现出适应性差、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市场对进口草种的依赖度仍高达90%自主可控的草坪育种与推广,已成为草坪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江苏自主育成的苏植系列、南农系列新品种,一举打破了国外专利垄断,让球场用草实现中国芯。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被外国卡脖子,不再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这是中国草坪产业真正自主发展的起点。

优质草坪因科技在苏超赛场生根

好草坪不是简单出来的,配合优质草坪的是全套科技支撑系统。南京农业大学句容草坪研究院为苏超量身定制的南农方案,让科技对草坪进行全方位赋能。

在品种培育环节科研团队投入了大量心血南京农业大学的杨志民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草坪草种的选育工作,培育出了耐踏1中华结缕草、南农蓝光中华结缕草、南农1狗牙根等品种。这些品种的诞生是通过对大量草种资源进行筛选、杂交、基因编辑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技术手段,历经多年的试验和优化才得以实现的。例如,为了培育出耐践踏且观赏性强的草种,团队在实验室中对不同草种的基因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出具有相关优良性状的基因片段,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这些优良性状整合到新的草种中。这些品种各有优势:南农1狗牙根生长速度快,一旦踩坏了,封闭一周就能恢复,性价比高;南农蓝光中华结缕草色泽更好、叶片更细,而且不会开花、养护成本低;耐踏1则特别耐踩,抗病抗虫,还非常耐寒。

在场地建设过程中科技助力打造高标准的足球草坪昆山奥体中心的场地建设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杨志民教授团队在该场地的建设中集成了坪床基质优化配比等关键技术。在建设过程中,坪床基质粒径严格控制在0.25—1毫米,通过科学合理地配比坪床基质,为草坪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基础。除此之外,预埋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盐分、温度,数据回传云端,手机即可远程诊断;采用激光平地机+GPS”精细整地,场地平整度达到任何点位3米范围内无超过3厘米的坑洼。正是这些绣花功夫,让苏超三分之二赛场达到国际足联专业竞赛级别。

在生态养护方面科技让病虫害防治更加高效球场草坪以往一年要打810次化学农药,而现在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农药喷洒设备,可以快速对大面积草坪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作业。无人机能够及时发现草坪上出现的病虫害迹象,并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分布情况,精准地喷洒相应的农药,大大提高了防治效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养护成本。同时,剪下的草屑经堆肥发酵后制成有机基质,重新回到苗床,实现循环。

优质草坪成就一个特色小镇

句容市后白镇曾因一稻一麦效益低下,青壮年大量外流。如今,草坪经济带铺展在茅山老区的土地上,让这里成了江苏省草坪特色小镇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后白镇西冯村曾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2000年以来,西冯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草坪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草坪种植、养护和销售工作中。当地通过成立草坪专业合作联社和草坪经纪人协会,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整合市场信息、营销推广和对外开票工作。农户们不再需要为销售渠道发愁,收入也得到了稳定保障。据统计,后白镇的草坪产业带动了周边2000余户农民增收,仅西冯村去年村集体收入就突破2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围绕草坪种植,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不断涌现。在产业链上游,草种研发、肥料生产、灌溉设备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在产业链下游,草坪的铺设施工、生态修复工程等领域也逐渐兴起。同时,后白镇并不满足于仅仅种植草坪,而是将草坪融入乡村旅游,卖草坪的同时也卖风景。村里结合美丽库区,幸福家园项目,投资建设了一系列旅游设施,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草坪的魅力,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这种产业融合模式,不仅拓展了草坪产业的发展空间,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后白镇还积极推动草坪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了涵盖品种选育、日常管护、土地利用等全流程的规范,提升了草坪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西冯草坪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苏超赛场的绿茵,到后白镇的草坪旅游,优质草种像绿色的丝线,把体育竞技、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紧紧缝合在一起。它让我们看到,小小一株草,也能托起一个产业、点燃一座小镇、振兴一片乡土,小草也有作为!

       责任编辑:于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