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西蓝花 绽放科技富民路

发布时间:2025-09-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徐国彬    

20249月,根据组织安排,我担任江苏省第十七批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团长,并挂职响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作为盐城北部的农业大县,响水拥有高品质蔬菜、鲜食玉米、优质稻米、斑节虾等丰富的特色产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株株青翠结实的西蓝花。西蓝花因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癌物质萝卜硫素,被誉为蔬菜皇冠。其耐寒性强,适宜在弱碱性土壤中生长。响水东临黄海,弱碱性黏重土壤富含有机质与速效钾,恰好契合西蓝花的生长特性。来到响水这一年,我与团员们穿行田垄、深入大棚,在泥土与汗水间触摸乡村脉搏,也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响水西蓝花变身为致富健康的双生花

组团发力,推动农产品升级健康品

到任伊始,我们就把推动西蓝花产业振兴作为重点工作。为摸清产业痛点,我们按照服务地方、服务产业、服务经营主体原则,将每位团员后方单位和专业特长汇总制作成集体名片,上面不仅印有团员们的专业背景和联系方式,还有技术服务需求表,承载着我们扎根一线、服务群众的承诺。我们和种植户细数成本利润,与企业负责人梳理技术瓶颈,向经纪人打听市场波动,也与产业协会反复研判发展的阻力和出路。通过一次次走访、一场场夜话,逐渐厘清了制约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品种依赖进口、尾菜处理困难、土地连作障碍、保鲜技术待突破、初级产品待加工……

问题一旦明晰,行动便有了方向。我们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召集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团员专题研讨,集思广益,逐渐形成了依靠科技链、赋能产业链、增加价值链的发展思路。大家紧扣地方所需、产业所急、市场所向,背靠后方单位大本营,用好各自的学术圈、朋友圈。通过检索最新文献,请教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农业专家、健康食品领域企业家、营养学家等,我们最终将目光聚焦于西蓝花中的功能性成分——萝卜硫苷。我们希望通过研发具有技术门槛和高附加值的大健康产品,推动响水西蓝花从菜篮子走向健康品,实现农产品的华丽转身。

寻觅良种,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好种子能让农民赢在起跑线。有没有既适合提取萝卜硫苷,又兼具加工潜力与田间表现的品种?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省农科院蔬菜所青花菜团队实验室,团队负责人向我们推荐了苏青618”。该种源具有小花球独立、花梗皮薄、口感脆甜、菜籽两用等优点,其中花球、种子中的萝卜硫苷含量是普通品种的3倍以上,能极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是西蓝花精深加工理想品种,我们第一时间对接响水种植企业,推动试种落地。

为遴选出最适合本地水土与气候的冠军种子,我们与县蔬菜站专家一同北上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引进中青系列,南下沪浙引入沪绿”“浙绿,还从美之奥种业引进美青系列……如今,春秋两季已有100个左右国内外西蓝花新品种在响水开展品种示范及适应性鉴定试验。

站在示范田里,县蔬菜站负责人如数家珍:这个是进口的品种耐寒优秀,也是全县目前主打品种,适应不同区域,产量稳定且花球紧实,适合生鲜蔬菜销售。这片土地现在不仅汇聚了来自四方的种子资源,还承接了西蓝花富硒生物菌肥、秸秆基地膜、尾菜处理、智慧种植等一系列新技术与新模式试验。智慧农业科技小院和气象科技小院的建成投用,有力推动了西蓝花产业转型升级。

在多方支持下,当地农民深度融入西蓝花产业链,常年4万人在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超3万元,从业者年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当地平均水平30%。这朵小小的西蓝花,已然成为响水百姓捧在手心的致富花

全链发展,助力累累硕果惠泽于民

“100万元贷款顺利入账,这可真是解了资金难题。”73日,一位西蓝花种植经营大户喜笑颜开。这笔来自南京银行的专项资金,正是科技镇长团携手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科技 共赋产业振兴活动结出的果实。金融活水只是协同发力的一环,我们按照党建引领、人才牵线、金融护航、科产融合原则,两次赴京对接中国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建乡村振兴基地;促成省农科院质量安全所党委、成果转化处党支部与西蓝花产业链党委签订支部共建协议,共同建设响水功能食品亚夫工作站等;依托响水蔬菜示范基地,积极对接各级农业农村、科技等主管部门,承接蔬菜提质增效推进县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相关技术模式集成等任务,推动产业种植技术提档升级;联动乡村振兴工作队、西蓝花协会、紫金保险等多方力量,在冷库建设、价格指数保险、精深加工、品牌打造方面密切协作,凝聚振兴合力。

有了好品种、好技术,当然还要有好产品。在响水健康食品产业园企业会议室,企业负责人轻轻撕开一个长条状小包装,将从西蓝花种子中提取的棕黄色粉剂倒进100毫升温水,简单搅拌后,西蓝花健康饮品就冲调好了。这是我们联系后方单位省农科院与响水当地种植企业、加工企业联合成立西蓝花萝卜硫苷产业研究院落地后开发的首个功能食品。

20253月,为更好推动科产融合,引领可持续发展,科技镇长团牵头制定了《西蓝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此次团标的落地,不仅为响水地区西蓝花种植主体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南,还将通过统一的质量管控标准,带动全产业链向绿色化、集约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现阶段,由我们牵头的《西蓝花中的莱菔硫烷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等两项新标准也在紧锣密鼓起草中。

最让人欣慰的,是实实在在的富民成效:响水西蓝花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总产值超13亿元,稳坐全国西蓝花规模种植头把交椅,相继摘得中国西蓝花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苏省西蓝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金字招牌。以西蓝花为特色产业,成功申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国家农业科技园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

一年来,我们不断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对接中央气象台、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等,带领相关负责人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会议,积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宣传推介响水西蓝花及其加工品;主动拥抱新零售平台,在西蓝花传统经纪人模式基础上,对接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渠道,全力拓宽消费空间,让响水西蓝花香飘海内外。

行走在西蓝花大道,看着两旁茁壮生长的西蓝花苗,我们深知,科技兴农的路还很长,但每一粒新种子的试验,每一次新技术落地的突破,都让我们离乡村振兴的梦想更近一步。脚下的泥土越深厚,心中的信念就越坚定。我们愿如一棵棵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西蓝花般,持续耕耘,静待下一个丰收的季节。

(作者系江苏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团长、响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张珊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