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简朴的传统不能丢

发布时间:2025-09-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陈 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有一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定力,保持共产党人本色。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再次专门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崇尚简朴的生活追求。

勤俭简朴既是个人品德作风的写照,也折射出一个政党的精神面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为中国共产党人勤俭朴实的作风所震撼,从中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实践证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永葆简朴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永远不能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带头厉行节俭、崇尚简朴。赴河北阜平考察,住16平方米房间;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住临时板房;在福建古田,同基层代表共进午餐时吃红米饭、南瓜汤;到陕北梁家河,和乡亲们一起吃荞麦饸饹、油馍馍、麻汤饭;国事出访,多次指示要精算代表团饭店入住天数,能省则省,不要浪费,住地不要豪华,干净舒适即可。正是凭借简朴之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俭修身、砥砺前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生活上追求什么,喜好什么,实质上是一个人内心志趣和思想境界的反映。正所谓,生活处处是考场,首先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真实状态。崇尚简朴生活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让内心保持简朴、纯真的状态。一些惨痛的教训表明,生活腐化堕落往往是从内心防线的失守开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只有正心明道、坚守内心,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克服攀比心态,保持平常心,甘于过简朴生活,慎独慎初慎微,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日常生活严起,抵得住诱惑、抗得住心魔、经得住考验,才能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守住生活关口,筑牢防变堤坝。

党员干部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净化心灵,进而把崇尚简朴生活与追求健康情趣结合在一起。在选择生活情趣时善于分清良莠、明辨是非,区分高雅与低俗,远离低级趣味和不良嗜好,自觉用高尚的道德标准甄选生活情趣,做到而有度、而有道、而有品、而不痴,不以小节无碍而迁就自己,不以下不为例而开脱自己,不以别人不知而放纵自己。

崇尚简朴生活不是无欲无求,而是一种不为物欲所累、淡泊明志的人生境界。无论何时,党员干部都要摒弃过度的物质追求,回归质朴、简单的生活状态,时刻保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警醒,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让崇尚简朴转化为砥砺意志、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