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和合”智慧

发布时间:2025-07-21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赵晓青 胡 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人民生活幸福;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近年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江南和合文化底蕴,打造了以推动纠纷和解、实现诉讼和谐、加强协同解纷合作、凝聚多元解纷合力为目标的苏知最和合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品牌,为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需求,最大程度发挥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贡献了苏州智慧。该项工作获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

加强执法办案,做实办案就是治理

立足人民法院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严格公正司法,以公正裁判树立规则导向,助推行业自治,引领社会风尚。

规范商业维权针对知识产权批量诉讼多发、频发问题,坚持严格保护、统筹协调理念,从政策导向、法理阐释上鼓励引导当事人起诉侵权源头,避免大面积打击销售终端。强化证据审查,指导基层法院加大知识产权权利来源及流转的审查力度,对于恶意维权和滥用权利行为进行全面有效规制。坚持总量控制、个案衡量原则,依法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扎实稳步推进涉网络图片、字体、计算机软件侵权等大规模维权案件的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提升调解效能秉持调解是高层次审判理念,以案结事了为目标,精准回应企业各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在涉国际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始祖鸟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中,在精准厘定各案侵权主体赔偿责任的基础上以审促调,一揽子调处6起关联案件,并促使被告主动撤销了抢注的商标。在涉疾病早筛技术、涉净水系统两个领域的发明专利侵权系列案件中,通过多轮次技术论证和沟通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就12起专利侵权纠纷达成一揽子和解,不仅定分止争

打造裁判标杆秉持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念,保护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行业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仅今年上半年,苏州中院审结的1案入选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3案入选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年度报告,3案入选江苏法院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十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审结网络测评踩一捧一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厘清了测评言论的合理边界,规制了网络虚假测评行为,在维护市场活力和竞争自由的同时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创新工作机制,延伸多元解纷触角

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的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核心理念,制定出台《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促进更多知识产权纠纷以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方式妥善化解。

聚焦重点领域聚焦苏州特色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纠纷解纷需求,先后在涉传统文化、智能装备、现代声学、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设立6苏知和合坊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流程指引等专业化服务,覆盖科创型企业100余家,全面打通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多元解纷触角向重点领域延伸。

加强调审贯通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全国首创由技术调查官担任法院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特邀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一官二员机制。既抓前端、治未病,在纠纷源头选派技术调查官作为特邀调解员,组织纠纷双方进行专项调解,又抓末端、治已病,对于调解不成的纠纷,在后续转为正式案件受理后,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持续加强法律规范和技术事实的释法析理工作,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截至目前,共遴选材料、电子、生化医药等前沿领域的30名技术型人民陪审员,累计参与审理1500余件技术类案件。

强化工作对接加强行政、司法联动,出台《关于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机制的工作细则(试行)》,在涉光电领域技术秘密纠纷案中以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定分止争。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进行工作对接,在省内率先开展侵权诉讼与无效审查的协同审理。

凝聚协作合力,打造协同解纷格局

构建汇聚司法、行政、专家智库、行业协会等在内的立体化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形成纵横联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解纷格局。

织密解纷网络依托苏州知识产权司法管辖密度位居全国前列的布局优势,整合全市法院优秀调解人才资源,组建覆盖10家基层法院的全市法院苏知和合坊源头治理核心团队,提升知识产权纠纷专业化调解力度。健全完善特邀调解工作机制,聘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杭州市余杭区共道云调解中心作为特邀调解机构,以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强化协作格局与市检察院、公安局、市监局等七部门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与中国(苏州)知产保护中心签署协作备忘录,与市文广旅局、市监局等单位和相关行业协会建立涉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形成行政司法联动保护、行业社会合力治理的知识产权协同解纷格局。

重视人员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知识产权纠纷特邀调解员、人民陪审员、技术调查官、协同治理平台工作人员等开展问诊式、场景化实训,进一步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多元解纷的效能,推动更多知识产权纠纷获得实质性化解。

强化司法担当,加强纠纷源头预防

依托苏知最舒心亲商法律服务品牌,及时回应科技创新、非遗传承、品牌保护、公平竞争等类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以精准的司法服务,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融入社会治理秉持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理念,发挥以司法建议赋能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全市法院先后发出28份司法建议,其中3件获评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有效助力政府及相关行业开展网站风险全面排查;推动阿里旗下三大平台40多万商户2000万件3C认证商品的规范销售;助推行政部门重点打击专利不诚信和违法行为,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深入普法实践积极探索既有态度又有温度的法治宣传新模式,举办首个漫绘法治 画说知产知识产权主题漫画展,并在图书馆、产业园等处举办三场巡回展,切实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作、发布知识产权法庭IP形象,以诙谐轻松的方式向社会传递苏知形象和声音。拍摄完成苏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时光影像系列宣传片,集中展示苏州法院在守护江南文化、助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果,为助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优化司法服务组织开展知产法官进百企活动,先后到六个科创产业园区实地走访,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法律服务;通过上线应用法企对接平台小程序、开展涉讼风险防范指导及释法答疑专场活动等,引导各类企业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

(作者单位: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于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