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精准赋能江苏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周诚君    

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根据江苏产业结构发展特点和科技创新特色,聚焦聚力,善谋善为,赋能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赋能科技金融生态和双创融合发展、赋能科技金融资本跨境流动和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强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5%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正聚力打造1650产业体系。我行以加强政策支持和联动机制建设为抓手,增强金融对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持力度。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投入牵头制定并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围绕完善组织体系、丰富产品服务、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明确了江苏科技金融发展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推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完善股贷债保担多层次金融体系,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强化协同联动提高政策质效会同省有关部门先后建立江苏省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工作联动机制、科技型企业融资跨部门协调机制,完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政策落实体系。集聚金融、产业和财政部门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撬动作用和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构建和完善部门间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交流,为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强化示范引领加快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参与制定《南京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推动南京市制订五年建设计划,印发《南京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要点》,成立实体化运作工作专班。与无锡市政府签订《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从加大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共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共筑科技金融良好生态等方面,发挥人民银行金融专业优势和地方政府组织优势,切实引领地方创新发展。

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江苏是企业大省、创新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我行综合运用多种举措,切实加大金融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增强激励约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根据《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效果评估方案》,连续7个季度对金融机构开展评估;同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将评估结果与财政存款招标、政银产品合作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金融市场创新业务试点等挂钩,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

创设政银产品对科技型企业倾斜资源推动苏创融产品增量扩面,持续应用再贷款资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优化苏创积分贷积分评价体系,加大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对科技领域重点企业的贴息制度,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支持力度。截至20256月末,全省累计支持超7.9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3724亿元,苏创积分贷余额3273亿元。

强化全链条支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鼓励银行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认股权贷款、贷款+外部直投、参股型并购贷款等创新业务,创新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强与信托、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非银金融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2024年以来,全省累计发放认股权贷款23笔、金额20.6亿元。6月末,全省投贷联动类贷款余额273.5亿元,同比增长32.27%

构建双创融合的生态体系

江苏是发展大省、活力强省,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50%。我行深耕科技金融生态建设,大力支持技术转移转化和新型工业化。

完善科技金融生态建设创设一中心一支行一公司一研究院一专项计划,推动设立江苏省科技金融(科创债券)服务与促进中心、科技金融专营支行、省级债券信用增进公司、省金科数字与科技金融研究院,推动成立江苏科技金融教育专项计划,专项用于培养科技金融人才。

加大对技术转移转化的支持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33条具体举措,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设技术转化预研贷”“技术成果转化贷,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有突破、政策有支持、转化有对象、缺资金支持的三有一缺项目。

加强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落实好《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提升金融支持强度精度效度。尤其是利用多项政策工具和金融产品,加大对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金融支持。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

完善境内外资金双循环支持体系

江苏是开放大省、外贸强省,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位居全国第二。我行积极推动科技金融要素跨境流动,加强对全省外贸经济的发展支持。

推动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增量扩面稳慎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引导QFLP资金投向战略新兴领域。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推动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科创、民营小微等企业纳入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优化科研资金跨境管理加速推动南京、苏州两地科汇通试点落地见效,便于科技型企业和非企业科研机构开办资金入境及使用。20256月末,已有两笔科汇通试点业务在苏州落地。进一步强化试点政策的需求摸排和政策宣介,指导银行加强对符合条件科研机构的金融服务,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释放企业跨境资金运作活力牵头制定并提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的若干措施》,本外币一体化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让企业敢于在国际贸易中大规模采用本币结算,这也将极大惠及境外合作园区、中外产业合作园区等建设。我行持续引导银行机构基于跨境电商供应链、订单流、资金流、货物流等开发新型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支持力度。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局长)

责任编辑:何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