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保险是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5月,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专门指出,推动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发挥科技保险支持创新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近年来,江苏保险行业通过产品创新、政策支持和生态构建,深耕科技保险创新领域,正逐步形成覆盖全链条、服务多层次的科技风险保障体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服务高水平科技强省建设和全省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布局科技保险
科技保险指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等科技活动以及科技活动主体,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它是科技金融体系中专注于风险保障的特殊产品,与其他科技金融产品在功能、风险覆盖、定价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保险机制分散科技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从研发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保驾护航。在此基础上,科技保险还具备融资和增信功能,通过提供险资直投和融资保证保险等产品,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及信用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围绕科技保险创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上海、宁波和武汉等地保险机构在政策支持、产品创新、生态构建及区域特色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上海早在2022年就发布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工作方案;2025年6月16日,又印发《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匹配的科技保险体系。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针对民营经济的活跃和创新,探索科技保险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武汉积极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势,构建“政府+保险+企业”的合作模式,探索组建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共保体,以共保体方式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风险保障。深圳也发布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保险,支持“20+8”产业集群发展。
作为江苏保险行业的主力军,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人保财险”)把大力发展科技保险放在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首要位置和重中之重,开展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生态共建;健全组织架构和完善工作机制,设立科技保险分中心战略性推动科技保险,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设立4个科技保险专营机构并在全省系统组建多支科技保险专业队伍;在护航属地科技主体和科技活动风险中主动担当作为:2024年,服务江苏科技企业超2.1万家,覆盖率接近20%,全年累计提供科技保险风险保障4.62万亿元,支付赔款9.51亿元。
推动科技保险加快发展、做优做强
科技保险仍面临诸多挑战,需在政策引导、人才培养、市场培育等方面协同发力,有效布局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关键点”,打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才能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需求。江苏人保财险积极借鉴外部科技保险管理和发展经验,围绕服务江苏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要求,高标准推进科技保险工作。
丰富产品体系。根据科技企业创新特点和风险转嫁需求,形成涵盖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到中小科技主体200余款科技保险产品体系。面向大型科技主体,开发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做好定制化服务。针对中小科技企业创新推出“科惠保”普惠型科技保险产品,精准聚焦客户实际需求,提供从科技研发到市场化的全流程保险保障,实现保早、保小、保硬科技。
打造科技生态圈,联合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构建科技保险生态圈,实现“产学研保”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广“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依托鉴证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风险点提供保前评估、保中服务、理赔鉴证全流程智库支撑。
探索多元服务,落地“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全国首单,有效破解重大科技攻关卡脖子难题。大力发展“科技贷”银保产品,累计为733家科技企业实现融资23.31亿元,着力解决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打造科技保险创新策源地
针对科技创新领域日新月异的风险图谱,江苏人保财险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商业模式变革,不断满足科技企业多元化、动态化的风险保障需求。产品创新方面,从“通用模板”到“精准画像”;服务升级方面,从“事后理赔”到“全流程陪伴”;模式创新方面,从“单一经营”到构建“保险+生态”协同网络。
突破传统险种局限,创新推出覆盖“概念验证—实验室研发—中试放大—量产应用”全链条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保障体系。针对南京某生物医药企业开出的全国首单“中试综合保险”,弥补因中试未达预期效果导致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投入损失;承担研发成果缺陷引发的经济赔偿责任;应对销售中试产品产生的产品责任和专利侵权纠纷,有效破解了企业在成果转化中试阶段的风险难题。
推进重点区域试点,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助力破解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江苏人保财险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五地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共同启动“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产品苏南自创区试点工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打造定制化保障方案,推动科技保险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芯片设计制造等重点领域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紧跟科技政策导向,根据科技主管部门“先使用后付费”的工作要求,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敢转、不愿转”难题。在苏州工业园区落地的“园研保”项目,涵盖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专利被侵权损失、专利执行、专利许可信用及侵犯专利权责任的四重综合保险,联合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创新融合“前端鉴证+过程管理+出险鉴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风险管理与服务。
结合知识产权痛点,创新推出多款涉及专利许可、转化、海外布局、海外维权及商业秘密、AI数据等方面的新产品,打造全方位知识产权保险矩阵。国内首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侵权责任保险,为无锡某企业备案模型AI生成内容可能面临的侵权风险提供专属保障,保险责任覆盖至工业大模型训练、推理全流程的针对第三方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经济赔偿责任和法律费用,既帮助科技企业规避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又为工业客户建立风险兜底机制。
推广“投贷保”联动,深化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联合推出“研发贷+研发险”组合产品,形成“保险增信、信贷输血”的良性循环。在苏州、无锡等地探索科技保险“政银保”合作新模式,与多家商业银行推出“苏保贷”银保产品,依托地方征信平台的企业评估模型实现企业分级、精准画像、科学定价和风险共担,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争取知识产权局的保费补贴政策落地。
(作者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