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法院建设成为推动司法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启东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数字法院建设,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丰富数字法院应用场景,助推诉讼、审判、执行等各条线工作高效运转,用“智慧”定分止争,让公平与效率“一触即达”。数字法院建设相关经验获最高人民法院“数字法院进行时”推介。
聚焦便民利民,“诉事速办”暖民心
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数字法院建设为支撑,全面构建高效、便捷、智能的诉讼服务体系,开启数字法院诉讼服务全新模式。
线上诉讼全覆盖。积极践行“让数字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服务理念,开通“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南通百通APP”等多类型、多平台的网上诉讼服务,并提供诉服电话热线、12368服务热线、12345公共服务热线平台、阳光信访平台服务,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能办理相应诉讼事务。同时,提供要素式起诉状文书样本的下载二维码,方便没有律师代理的当事人规范书写起诉状、答辩状。2024年,全院在线申请立案率已达98.54%。
电子送达破难题。为破解“送达难”,我院推行“线上送达优先,线下送达补充,特殊送达分类,公告送达兜底”的电子送达模式,经当事人同意,对诉讼文书优先进行电子送达,电子送达不成功的,即转为邮寄、公告等方式进行送达,确保送达高效便捷。2024年,全院线上送达占比达87.05%。
在线调解聚合力。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侨联、工商联、市价格认定中心建立“总对总”在线对接机制,不断拓展解纷“朋友圈”,做强行业调解。2024年,成功委派案件3182件,调解成功率达67.33%。整合解纷资源,依托启东市综治中心、平安法治联盟阵地,积极推进“融合法庭”建设,率先实现区镇全覆盖,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家门口”的诉讼服务。融合法庭联合启东市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化解群体性欠薪欠款纠纷,入选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最优解”系列报道。
聚焦科学规范,审判质效稳提升
科学规范的审判管理,对促进审判执行、提升司法公信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启东法院始终聚焦审判质效提升,借助数字法院建设成果,全力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
上线“诉服e空间”,搭建案件沟通“连心桥”。积极探索“互联网+司法”服务模式,打破互联网与法院专网间的数据交换壁垒,搭建法官与当事人的便捷沟通渠道。2024年5月正式上线“诉服e空间”平台,案件诉讼参与人通过微信扫码实名认证后,即可进入案件空间与承办人在线实时沟通。平台集成证据交换、在线调解、文书送达、案件查询、电子材料直接入卷等功能模块,构建“一案一空间”服务体系。
推进无纸化全链协同,畅通案件处理“快速路”。建立集中收件中心、中间库,对诉讼材料及时进行集中电子化处理,省去纸质材料流转时间,法官直接查阅电子卷宗,快速开展审理执行工作。全面部署电子质证系统,实现庭审过程中卷宗材料随讲随翻、证据同步显示、笔录实时同步,一举解决传统质证环节流程缓慢、效率低下、材料重复等问题,使用率达91.1%,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指尖司法、掌上天平”的便利。同时,倡导法官使用在线阅卷、电子签名捺印、文书自动生成及回传等功能。从立案开始,电子卷宗与案件动态同步更新,法官通过手机、终端设备就能实时查阅案件信息、送达文书,实现案件信息“一屏统揽”,提升移动办案响应速度。2024年,我院审结各类案件数同比上升5.82%,平均审理天数同比下降4.68天。2025年2月,上线全场景智能辅助系统,可根据起诉状、证据材料以及庭审笔录,快速生成类案检索报告,模拟法官思维辅助生成裁判文书,从而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让法官集中精力聚焦法律适用和准确裁判,有效缩短办案整体时间。
构建破产管理新模式,打通破产审判“中梗阻”。积极构建破产管理智慧新模式,通过打造破产案件综合管理平台,有效破解传统破产案件审判中各方信息不对称、审理进程不透明、会议召开不方便、财产处置不顺畅等难题,实现破产管理从“笔尖”到“指尖”的数字化转型。在平台功能上,管理人端可一键完成破产资金线上审批与使用、破产卷宗查阅等工作;法院端可全面掌握案件办理节点、交办事项、工作汇报、资金流水等信息,并通过线上交流与文件传输实现法院与管理人的高效协同。此外,为进一步减轻管理人办事成本,借助府院联动机制,联动公安、人社等13个部门,通过平台信息共享,促成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一窗收件,管理人可一站式查询破产企业相关信息。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破产审判的透明度和效率,也为不断探索破产审判方式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平台支撑。率先推出“破产不停产,员工不失业”等创新举措,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推动最高人民法院“执转破”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启东召开。聚焦打通“立转破”“诉转破”“执转破”程序衔接“梗阻”,推动立、审、执、破程序协同发力,加快“僵尸”企业清理,对有可能重返市场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助其恢复良性运转,2024年顺利推动华裕橡胶、向前钢结构、三联食品等5家企业重整。
聚焦便捷高效,执行跑出“加速度”
“执行难”是制约司法公信力提升的顽疾,主要体现在找人难、查物难、财产处置难。启东法院坚持科技赋能,推进执行办案数字化及执行模式智能化,有效提升司法效率,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2024年执结各类案件14117件,执行到位金额35.44亿元,蝉联南通基层法院第一。
全业务线上办理,案件执行一键速结。推行执行集约化,案件生效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可通过“江苏法院网”“中国移动微法院”“智慧执行APP”等多种线上渠道,实现执行案件全流程线上办理,包括在线立案、电子材料递交、在线执行和解、在线询问当事人、电子送达、文书模板生成及电子卷宗归档等。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进行线上立案、查询案件进展、提供线索证据、与法官沟通等活动。
数字赋能“查人找物”,执行困局迅速破解。执行案件立案后,执行法官依托南通中院“365”全流程无纸化运行体系,自动生成执行通知书、线下查控文书等一系列法律文书,通过“总对总”执行查控系统,及时回传当事人银行账户信息、车辆、房产及其他财产线索并一键发起批量线上查控,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与线下查控相比,既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又有效降低被执行人财产转移风险,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解锁移动在线执行模式,外出办案添翼助力。结合执行法官外出办案特点,为每个执行团队配备移动执行pad及便携式打印机,方便执行干警现场调阅卷宗和上传调查材料,极大地提升了现场执行工作效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数字执行成果带来的便利。在近期一次清晨集中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现场扣押车辆1辆,入户及向村居委会调查36次,搜查1次,促成和解2件,跟踪监督执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执行5G速度”点赞。
(作者系启东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