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10-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田 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基层民主的价值内涵

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基在基层、依托在基层、落实在基层。

基层民主是广泛充分的广泛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广度。基层民主具有民主程序、内容、方式的广泛性,人民不仅有选举、投票的权利,而且拥有全环节民主参与的权利。在换届选举中,江苏选民登记率和参选率分别达98.3%96.1%,均保持全国前列。村(居)务公开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公开与服务相融合、政务与村(居)务相衔接,充分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最广泛参与。

基层民主是真实具体的真实具体彰显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深度。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更是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意愿和维护群众权益的第一线。江苏不断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基层民主是有效管用的有效管用彰显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效度。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好的民主制度和实践必然要使得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政策能够精准契合。目前,江苏村(社区)全部建立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并规范有效运行,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均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群众充分讨论协商决定。

提升基层民主赋能基层治理质效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聚焦重点扭住关键,切实锤炼治理能力、补齐治理短板、探索治理路径,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在协同推进汇聚民力中强化三治融合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善治专项行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扎实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建设规范化,探索推进积分制管理。推动各地探索制定村(社区)议事协商目录,做实村级协商,推进镇(街道)协商,大力推广基层探索形成的百姓议事堂、19点议事厅、民生约谈等民主协商模式,凝聚方方面面的最大共识。利用街道区域内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协调好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整合推进五社联动,构建充满活力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在群策群力纵深推进中凝聚治理合力联合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对新就业群体到街道社区报到备案、担任兼职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人数进行统计摸排,明确苏州、泰州、连云港等地作为新就业群体纳入社区工作者招录对象的试点市。建好用好志愿服务系统平台,为群众特别是党员注册志愿者、规范记录志愿服务活动时长提供有力支撑。动员组织各地开展千会牵手第一书记、联村助推乡村振兴等活动,积极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两企三新领域和志愿服务组织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在点面结合全面推进中提升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专项行动,指导各地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新建、改造、购买、项目配套和整合共享等方式,实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部署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每个设区市择优培育县(市、区)级智慧社区建设综合试点和智慧社区特色应用试点,遴选确认了16个县级综合试点单位和53个乡镇、社区特色应用试点单位。举办全省两企三新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推动互联网行业党委围绕网络主播党员特训营编排行业党委书记项目,稳步推动工作落实。

以发展基层民主深化推进基层治理

对照走在前、做示范的总体要求,江苏基层民主实践尚有一些不相匹配之处。如有些地方村(社区)民主参与渠道不通畅、社会力量参与的保障激励措施不够到位等。必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聚焦突出问题扎实推动基层减负落地落实小马拉大车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对基层治理起到很大牵引推动作用。持续强化制度约束。认真贯彻落实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规范村(社区)主体责任。健全以居民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权重的评价考核机制,取消对村(社区)的一票否决事项。继续清理基层负担。开展村(社区)工作机制和证明事项规范整合工作,梳理省级层面要求村(社区)设立的工作机制和出具的证明事项。联合组织部门对清理规范村(社区)牌子乱象工作进行回头看,联合数据部门做好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要求村(社区)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取消工作。有效推动资源下沉。把资金、项目、服务等有效资源下放基层,把政法力量、执法力量、志愿服务力量、自治力量等多方面力量下沉基层,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网格、红色物业等多种途径赋能基层,推动形成共治善治新格局。

聚焦多元共治扎实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基层治理关键在各种力量的激发,实现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拓展多方参与渠道。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制度,常态化动员党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服务模式,推动阵地共建、队伍融合、服务协同。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畅通居民诉求反映渠道,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人民建议征集点,着力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深入下去、汇集上来。涵养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梳理乡愁记忆和历史文脉,总结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广泛开展邻里节”“社区天天乐等群众活动,进一步增强居民对村(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聚焦责任传递扎实推动工作开展形成合力做好顶层设计、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各方合力,以有力保障提升治理水平。强化机制拉动。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的作用,适时调度省级层面和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按时序进度落细落实任务要求。强化典型带动。摸排遴选50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和村(社区)减负观测点,跟踪观察指导,培树先进典型。持续推进52个省、市界治理薄弱村(社区)整治提升行动。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建设省级层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基地和智库,推动各地积极培育面上可推广、基层效果好、群众受欢迎的基层治理品牌,努力将仙林经验”“马庄经验”“儒林实践放大为江苏效应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