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沙家浜“红色IP”新效应

发布时间:2024-09-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徐 玉    

常熟市沙家浜镇既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又是知名的大闸蟹之乡20209月,经组织任命,我怀揣着沉甸甸的责任,踏入了这片红色热土。我时常思索,如何将这份红色记忆、水乡情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百姓共富的不竭动力,如何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里不负时代、展现作为。这是我这个当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芦荡火种新传人

芦荡村是红色经典《沙家浜》故事的真实发生地。80多年前,该村村民为保护受伤的新四军战士,与日伪军顽强斗争周旋,书写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留下了军民情深的历史见证。芦荡村黄桥章基住着57户人家,有村民246人,基础设施较差,房屋老旧,环境脏乱,房龄普遍在30年左右。但黄桥章基区位优势明显,红色资源集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1年芦荡村成功入选中组部、财政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这让我看到了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

我在调研后认识到,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我们首先要会抓重点,做到纲举目张。芦荡村红色遗址多,人人都会讲红色故事,这一点让我印象尤其深刻。来到芦荡村,我总能碰到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老徐,他是村里的红色宣讲员,常常在这些红色点位讲述曾经发生过的革命故事。他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多样的手势,总能把大家带回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中去,即使听过很多遍,我仍然会被老徐的宣讲所感染。他和我说:讲好红色故事,不是简单的后方医院、鱼水深情等寥寥数语,而是需要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作为支撑。

为了培养新一代芦荡火种传人,我们成立了一支由少先队员、中青年党员、银发党员等不同群体组成的芦荡薪火爱国主义教育志愿宣讲队,他们持续探索了如情景演绎、多人组合、线上线下等多样宣讲形式,近年来开展各类宣讲5000多场,不断推进红色文化宣讲多样化、分众化发展。借助中组部试点工作的强大动力,结合全市千村美居工作,镇村两级修复阿庆茶馆、新四军养伤处等红色旧址,推出芦荡学堂红色定制课程,创作《芦苇荡边读经典》,设置红韵芦荡、水乡往事红色标识,推出红色情景剧、红色微电影、红色文创产品、红色村志等,用时代语言讲好红色故事,将芦荡村打造成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和红色教育大课堂。2023年,芦荡村接待游客和培训团队近400批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8万元,百姓真正实现了因红而富

跑出四季有蟹新赛道

沙家浜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是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范围的最大产区。全镇高标准水产养殖面积达3.14万亩,拥有2500多名水产养殖户,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在一次调研走访中,老刘、老张两位大闸蟹养殖大户的故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老刘是苏州市人大代表、常熟市政协委员,打小生活在水乡,父子两代三十年初心不改,就是为了在阳澄湖边上给大闸蟹安个家。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他们建起了470亩的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并且拿出60亩水面,专门用于养殖尾水净化处理,陆续投入300余万元建设智慧渔业系统,彻底解决了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成功探索出岸上湖体活水养殖经验。像这样的养殖大户还有很多,老张父女两代人凭着养蟹人起早摸黑、吃苦耐劳的精神,建起1600亩无公害大闸蟹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运作模式,与300多户渔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生态化养殖、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带动本地8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一只蟹撑起渔业产业半边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关键是因地制宜。必须结合本地山水、产业、人文等资源禀赋,加快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渔文旅融合发展,用小螃蟹撬动大产业,以小投入实现大收益。于是,我们高起点编制《常熟沙家浜渔文旅融合发展片区规划》,重点打造一带三心四组团总体空间布局,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渔场,开展绿色生态养殖,培育优质特色品牌,把水产养殖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但是,螃蟹是时鲜货,一年收一季,还耐不住放,怎样才能最大化提升农户养蟹收益呢?为此,镇政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推进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实施水产三新技术引进示范,吸引24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从生产养殖、加工物流,到电商销售、观光休闲、科技研发等,不断向大闸蟹全产业链发展。“85小李积极对接本地高校,自主研发水产初加工、深加工设备,并利用速冻技术探索大闸蟹预制菜品研究。这样,无菌出肉、醉蟹醉虾、蟹黄蟹油等二次加工产品,能让消费者的餐桌实现四季有蟹。同时,我们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沙家浜美食节、名优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平台载体,连续举办蟹逅沙家浜”“螃蟹达人赛招牌节庆活动,建立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特色品牌养殖赋能体系,不断擦亮阳澄湖大闸蟹金字招牌,推动了渔业产业效能的显著提升。

绘好文旅兴业新图景

我感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能仅仅停留在纪念馆和纪录片上,必须坚持以文兴业、文旅融合,扩大红色IP影响力,不断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我们依托核心载体串联沙家浜风景区、唐市古镇等优质资源,结合地域、时令等元素,做好四季夜间文章,谋划春季湿地蓝花节、夏季横泾龙舟赛、秋季螃蟹达人赛、冬季年味沙家浜等节庆活动,形成四季交融、日夜联动态势,不断提升旅游业态影响力。在多方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邀请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编制芦荡村一中心四片区总体规划,探索红色教育、乡村旅游、现代渔业三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芦荡村黄桥章基村民徐阿姨嗅到商机,夫妇俩决定回村创业,在章基开了芦荡村第一家农家乐,许多村民见在家门口也能赚钱,便陆续返乡创业,农家菜馆一直生意红火,旺季一个月能有两三万元收入。后来,我们又建成沙家浜田园会客厅,引入旅游咨询、特色餐饮、儿童娱乐、名优农产品展销等项目业态。穿过田园会客厅,便是芦荡火种研学营,芦荡小蟹农”“芦荡小渔童”“芦荡小菜农”3门亲子研学课程获得广泛好评。我知道螃蟹一生要脱壳约20次,大闸蟹非常鲜美,蟹壳制作水彩粘贴画我要珍藏,螃蟹晚上要爬上来吹风,农民伯伯要在晚上抓蟹……”这便是研学课孩子快乐的分享。一传十,十传百,我们的研学营每逢周末或假期,几乎场场爆满,民宿入住率超过70%。我们还会适时举办沙家浜红色活力跑、露营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目前,全镇形成了东有唐市古镇、江抗遗址,西有田园会客厅、忆想村江南民宿地标,南有芦荡村红色村庄,北有沙家浜5A级风景区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芦荡间嬉戏,那份纯真的笑容仿佛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让我对沙家浜的明天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沙家浜是美丽的,也是坚韧的,我将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共同努力,继续以智慧与汗水,书写属于沙家浜的新未来。

(作者系常熟市沙家浜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珊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