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视角]传统企业如何做好电商

发布时间:2014-08-21    

文/黄 若


传统企业触电这个东西说困难也困难,说不困难也不困难,就是看你从什么角度来切入。如果说网上零售是大势所趋,别人在做你也要做,那你大可以有别的选择,例如把商品供应给网商,不介入终端销售。但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未来的销售阵地,必须占领,公司从战略上重视了,这是前提,具体怎么做最有效则需要从市场出发。

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总们常常觉得电商那帮小年轻不懂商务,玩得不怎么样,只要自己把现有的东西搬上来,就能够做得比他们好,有这种想法的我觉得这第一个着眼点其实就已经不对了。

传统企业要彻底改变原来的思维模式,真正从零开始,不要一上来就想整合、优化。要先从对市场的了解做起,完全不要想你有多少现有业务。先打地基,从用户行为、市场特征去寻找你发展的答案,也就是把你要往电商拓展的新业务用一种新业务应有的白手起家心态开始。从大环境看,传统企业现在正是触电的最好时机。

第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整个电商生态群已经趋于成熟,从消费者的行为看,它不再是一个个别消费者,而是变为一个群体消费者的行为。而且和电商相关的行业如物流配送、支付、人才建设、第三方外包服务等这些东西其实也都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

第二,在整个电商环节里面,互联网人士主导这个行业十来年,做了很多贡献,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推广和运营体系、流程,但这个行业基本上都不挣钱,除了淘宝在平台运作,京东在数码商品,当当在图书音像,这些个别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整体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优势,行业壁垒还仅仅处于用户数量阶段,有数量缺少质量。而且这些年来这个行业也花了很多钱,已经足够把这块生地烧成熟地,现在可以说是传统企业进来参与耕耘的时候了。这个时候,面对这块熟地,如果你能够从零开始,从市场的特点出发,传统企业一定有更强的后劲。

第三,我觉得电商对传统行业一个最大的威胁就是把年轻族群给切断了。如果这个时候你再不赶上这班车的话,会发现你没有储水了。不久前,我跟一位百货公司的老总谈到,5年前在他的百货公司我看到顾客的平均年龄大概是2835岁,可是现在我在百货公司看到顾客的平均年龄大致大了5岁,即百货公司的核心用户群体年龄段集体后移,成为了3338岁。这其实是线下百货公司可能面对的最大忧患。消费者对购物场所、购物渠道的选择和使用习惯一旦养成便会一直延续下去。换句话讲,就是说我相信你既然已有组建一支陆军的能力,那么有一天你也可以构建你的空军。只不过你不能用陆军的思维去建设空军。

对于传统企业触电,我有以下几条个人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如果希望进入电商领域,那么不管你的背景是生产企业还是零售企业,第一个前提就是归零心态,从零开始。千万不要抱着我有什么,然后只是单纯地把线下的业务延伸到线上来,那样是走不通的。虽然本质上都是买东西,卖东西,但是平台不一样,渠道不一样,提供给用户的感受也不太一样。这是第一个建议,即归零的心态。

第二个建议是避免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这里我建议最好是组建新的团队、新的组织架构,不要一开始就谈什么集合效应。先不去想集合效应,也不说把这块新业务和现有业务并在一起能够产生多少化学反应,你更多的是要先把它当成一个全新的孵化行为。

第三个建议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你在进入电商的时候,一开始是自己发力还是借力这一定要考虑好。你有不同的选择,其实可以直接做电商,也可以间接做电商。比方说苏宁,开一个苏宁易购怎么样?可以做,但是投入很大,风险也比较高,未必每家传统企业都有这个条件。而所谓的间接又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做线上零售的供应商,这是一种间接;可以在线上做零售公司,在现有的网站里面去开自己的旗舰店,这也是一种间接;还可以跟淘宝、淘宝商城合作,包它的其中一个频道,这还是一种间接。在很多时候人们做电商总是想要自创流量。流量就像空气,没有不行,但可以以共享的方式进行,不论是通过成熟的电商平台、社会化营销网络,还是与其他的企业合作。在线下,大型零售例如大卖场百货公司是自创流量的,但是很多专卖店、品牌店、店中店都是以流量共享的方式在经营,电商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初创时期的企业,没有知名度,硬碰硬地砸钱烧钱买流量未必是最好的策略。

第四个建议是要仔细研究电商的费用结构,尤其是市场营销费用和物流配送费用,这是近些年来绝大多数电商公司亏损不止最主要的费用项。传统企业进入网络销售这个新领域,要想清楚自己在这两个费用方面有什么新的做法,如何将其管理在一个可以控制,最好是随着业务发展能够逐步递减的水平。这两项费用处置得当,你的电商扩展就解决了90%的成本结构问题。传统企业通常有着较好的费用管理能力,但电商行业的重点费用项目不同于实体零售的人工、房租等,需要有新的管理技能。

最后一个建议是了解并借助“O2O”。O2O是个外来词,指的是通过网络把更多的销售机会带到线下门店。在我看来,O2O首先是客流共享。虽然网购人群在国内已经有3个多亿,但对于很多零售业者来说,线下线上用户群体尚未重叠,线上购买的人群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你店里的客人,但通过O2O的协同,可以快速增加你的流量。其次,O2O是商品信息的共享。例如很多服饰、鞋包、珠宝等需要实体门店的样品展示,O2O可以弥补网络图片的不足,而电商的长尾效应又可以大大减轻线下门店众多SKU各个单品的库存压力,在80/20法则下,借用O2O能够提升商品周转,提高平米效益。再有,O2O还是很好的销售互动工具。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体验店、楼中店、社区店都正在冲击着零售选址“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的古老定律。

(作者系原当当网首席运营官)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