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江苏铁路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蔡有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江苏是中国近代铁路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红色铁路文化底蕴深厚。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江苏铁路教育馆,以赓续红色血脉,赋能时代新人为目标,深入挖掘江苏铁路百年历程中的红色印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新时代青年培根铸魂注入澎湃动力,奏出红色基因与铁路精神的时代交响。

  以物载史,筑牢红色教育阵地。江苏铁路教育馆是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铁路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共建的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两馆一园一站场为核心,构建起立体化的红色教育空间。展陈创新,让精神“燃”起来。场馆内设江苏铁路百年历程展和高速铁路技术装备与安全防范展,通过400余件展品、场景复原与多媒体互动,生动再现江苏铁路从晚清时期的蹒跚起步到新时代高铁飞驰的壮阔历程。例如,淞沪铁路老钢轨”“李鸿章奏稿等文物,展现了江苏铁路的早期发展;CRH动车组模型、高铁综控系统等展项,彰显了科技创新背后的家国情怀。2024年,场馆设立进入新时代的江苏铁路展区,新增沪宁沿江高铁、五峰山长江大桥等标志性工程图文影像,全面展现江苏铁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场景育人,让感悟“深”下去。铁路主题公园内,蒸汽机车、长江大桥玉兰花灯等实物陈列,打造了户外教学课堂;高铁教学站场作为全国唯一火车开进校园的实训基地,学生可在此体验动车驾驶、调度指挥等全真操作。通过看、听、触、行多维体验,参观者从历史场景中感受铁路报国精神,从技术实践中体悟工匠精神内涵。据统计,2024年江苏铁路教育馆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活动34场次,服务超5000人次,沉浸式教学获评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优秀案例。制度护航,让教育“实”起来。制定《开放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等文件,年均开放280天,专兼职讲解团队达78人,志愿者超2000人次。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东机辆段、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等单位共建党性教育基地,年均开展党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120余场,形成场馆+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科技赋能,拓展传播边界。在数字化浪潮中,江苏铁路教育馆以智慧+为抓手,推动红色教育从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型。云端展馆,打破时空壁垒。开发江苏铁路教育馆线上展厅,运用VR全景技术还原场馆实景,上线铁路百年人物”“铁路遗存等专栏,累计点击量超1.3万次。2024年推出的詹天佑数字馆,通过AR技术再现京张铁路修建场景,学生可穿越历史与詹天佑对话,感悟自主创新、民族自强精神。互动体验,增强教育黏性。引入机器人讲解、AI问答系统,观众可通过语音交互获取个性化导览服务;开发高铁安全闯关小程序,以游戏化学习普及铁路知识。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50名小记者通过虚拟仿真设备体验高铁驾驶,直观理解中国速度背后的科技力量。数据驱动,精准服务需求。依托微信公众号江苏铁路教育馆,定期推送红色故事、铁路技术动态等内容,满足网友对铁路知识的好奇;依托访客预约系统,合理安排展陈开放时间和讲解团队服务;通过数据分析受众偏好,定制铁路文化进社区”“铁路安全进校园等活动7场,惠及2300余人次。

  以美育人,创新教学范式。艺术是传播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江苏铁路教育馆创新铁路+文艺模式,让红色故事破圈传播。文艺创作,讲好铁路故事。学校大学生艺术团依托馆藏资源原创的舞蹈《我是复兴号》,以高铁元素诠释奋斗精神,获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音乐剧《烈火的燃烧》再现工人运动先驱王荷波的革命事迹,成为校内外党性教育的鲜活课堂。2024年,与秦淮灯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开发铁路主题文创项目新芯点灯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金奖,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创业双赢。赛事引领,激发参与热情。承办江苏省铁路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培育铁笛红色宣讲团等师生志愿者讲解队伍。辅导员王乃君讲述的《不复原桥不丈夫——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成功入围江苏省第七届红色故事大赛复赛。他生动演绎了江苏铁路人茅以升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的铿锵誓言,这堂课也成为学生喜爱的信仰公开课。跨界融合,打造文化IP联合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中国铁路文化收藏精品展,展出信号灯、老车票等文物近万件;创作《江苏铁路百年故事》《江苏铁路百年人物》《江苏铁路百年遗存》等系列丛书,填补地方铁路研究空白。2024年推出江苏铁路教育馆主题动漫形象铁小微,以青少年喜爱的形式传播铁路精神,其线下IP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贯通学段,培育时代新人。江苏铁路教育馆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构建小学启蒙中学浸润大学践行的全链条育人体系。针对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开发高铁探秘研学课程,通过拼装模型、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兴趣。如金城丽景幼儿园220名儿童参与认知高铁活动,在游戏中初识铁轨”“信号灯等概念。面向中学生,开设铁路与城市发展选修课,组织中学生参与铁路安全知识竞赛2024年,34名初中生通过高铁驾驶体验研学,写下科技强国,铁路有我的青春誓言。面向大学生,组建铁路文化宣讲团。每逢寒暑假,馆里的大学生讲解员就化身为铁路红色故事宣传员,深入社区、企业广泛开展宣讲活动,特别是在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开展的常态化沉浸式情景讲解,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品牌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江苏铁路教育馆以行走破题,打造馆内+馆外”“理论+实践的特色品牌。红色研学,串联历史与现实。设计铁路红色基因寻访线路,串联南京浦口火车站、南京长江大桥等地,年均组织研学活动20余场。2024重走茅以升之路活动中,十多名青年学子徒步考察桥梁遗址,撰写调研报告多篇,获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称号。校企协同,服务行业与地方。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共建铁路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开发《高铁安全文化》等课程;为铁路职工提供技术培训年均60场,助力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2021年场馆获评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成为行业文化传播标杆。国际传播,彰显中国精神。学校是南京江北新区出入境管理处与学校共建的留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多次接待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留学生来馆参观,向他们展现中国铁路的最新技术和中国铁路人的奋进精神。巴基斯坦留学生朱柏感叹: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作者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江苏铁路教育馆馆长)

  责任编辑: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