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夯实教育根基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富矿,为思政教育筑牢根基。
梳理本地红色历史脉络。苏州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留存众多红色故事与遗迹。苏州中学校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联合地方党史研究部门,深入挖掘苏州地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色历史。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走访革命前辈及后代、实地考察红色遗迹等方式,梳理出完整的苏州红色历史脉络,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
整合红色资源数据库。在梳理红色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整合各类红色资源,建立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文字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包括革命文献、历史照片、红色故事、革命歌曲、红色影视片段等,并按照历史时期、主题分类等方式进行系统编排,实现数字化管理,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挖掘家庭“红色宝贝”。开展“寻找我家的红色宝贝”活动,将红色教育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学生通过探寻家族红色记忆,挖掘出具有革命历史价值的物件和传承红色基因的优秀家风。学校以这些物件与家风为载体,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有效促进红色文化在家庭与校园间的交融,为红色文化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深耕课堂教学,融入红色文化
思政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思政课堂教学,让思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优化思政课程内容体系。整合校园和家庭资源,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这些课程以学校校史、校园红色文化地标以及学生家庭“红色宝贝”为主要内容,涵盖多学科领域。《挖掘“红色宝藏”,拓展思政育人新空间》思政课题入选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展示》系列报道。
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方法。积极革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问题导向教学法提升课堂实效。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营造历史情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在问题导向教学中,选取本地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为案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实施红色主题实践教学。每年组织学生前往苏州革命博物馆进行研学旅行,引导学生深度探寻苏州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述红色故事、抒发爱国情怀;组织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会演,以多种艺术形式演绎红色经典,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形成育人合力
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学校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加强家校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育人格局。
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红色精神。家庭在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讲座,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开展模范家庭评选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红色主题活动,增进亲子情感交流,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社会资源。邀请革命前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走进校园举办讲座、报告,让学生感受榜样力量;与社区合作开展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传播红色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企业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培养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思政教育传播路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账号定期发布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学校制作的苏州中学校革命历史微视频《苏中红史校本研修》,公众号播放量达5万余次,被苏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推广。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设红色文化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打破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育水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学校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培训、打造团队、激励教学研究等措施,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思政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思政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校内教学研讨,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及时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红色文化研究前沿动态。
打造思政教学团队。组建以思政课专任教师为核心,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团队。不同学科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对红色文化进行多角度解读和教学,实现学科间的融合与互补。鼓励思政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密切配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管理和生活中,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
激励思政教学研究。学校制定激励政策,设立思政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提供研究经费,引导教师围绕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思政课堂教学创新等开展研究。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作者分别系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校长、苏州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