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从一家乡镇医院,到全国县域首家三级康复医院,昆山市康复医院背靠“中国最强县”的丰富资源,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位定标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延伸到哪里,让党建工作在服务中心大局、提升医疗质量、护佑人民健康中彰显成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业务”,铸就发展“红色引擎”
党建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也是驱动业务创新的“红色引擎”。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体现,本质是通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的系统整合,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双向增值和倍增效应,真正实现“党旗红”引领“业务兴”。昆山市康复医院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建立党建与业务协同推进机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融合赋能,筑牢发展根基。依托支部共建、党员示范岗等载体,昆山市康复医院建立“目标同向、部署同步、考核同频”的“三同机制”,推动“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将技术骨干发展为党员,党员培养为学科带头人。同时,大力弘扬“党建+”工作理念,营造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良好氛围,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医院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引领转化,驱动创新实践。技术和科研创新是一所医院提升综合实力、推动医学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在“引技+引智”双轮驱动下,昆山市康复医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拉动技术发展、专科建设、人才工作“三驾马车”,为打造特色专科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特色医疗服务矩阵。2024年,昆山市康复医院聚力推进重点专科突破,针灸科首创“通督调神针刺法”,老年病科开发中药膏方联合康复训练方案,实现中医与康复深度融合,显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烧伤康复科则依托低温辅具制作、压力衣定制等60余项新技术,成为昆山市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中医针灸科、中医老年病科还成功创建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
联建共建,创新协同机制。2024年,医院与昆山市周市镇派出所签署协议,创新性推进“资源共享型”党建联建,派出所为医院提供反恐防暴培训,保障医疗秩序;医院为警务人员提供肩颈劳损康复治疗及健康管理,以健康反哺社会;双方联合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整合基层阵地资源,推动党建基地共建。
“党建+文化”,构建人文照护体系
文化建设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软性支撑和精神动力。昆山市康复医院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医院文化体系。通过持续的文化浸润和价值引导,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构建人文照护体系。医院是病疼最集中的地方,最需要人文关怀。昆山市康复医院坚持换位思考,深度切入“患者视角”,通过医疗环境适需改造、陪伴式机制创新、个性化服务提升,让患者卸下防备心理、主动享受治疗过程。当下社会许多肿瘤患者“带瘤生存”,对生活质量要求明显提高。今年4月,昆山市康复医院肿瘤康复门诊正式启航,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为肿瘤患者提供躯体、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肿瘤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民间有言,“老人摔跤命难长”。昆山市康复医院发挥公立三级康复医院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宣传页印制、短视频拍摄、临床讲解等形式,加大老人防摔知识科普力度,同时专项研究老人摔跤后的康复治疗难点和需求,配足配强技术团队,打造老人摔跤预防和康复体系,不让老人跌倒成为“人生最后一跤”。
秉持儿童友好理念。作为首批苏州市儿童友好医院,昆山市康复医院将儿童友好的意识植入每个细节。医院与昆山市民政局联合开展“童享——社会体验议事团”活动,组织儿童观察员到院内实地调研,在“共探”“共感”“共寻”“共研”中提出改善建议,在“共创”“共议”中输出成果。今年上半年,总投资约2亿元的昆山市鹿萌儿童康复中心正式启用,可同时收治600名左右患儿,成为省内规模最大、康复项目最齐全的儿童康复中心,为优化儿童康复服务提供更好载体。
践行惠民便民宗旨。面向社区、企业、机关、校园、部队等不同人群,昆山市康复医院精心组织党员先锋队,开展康复“五进”志愿服务项目,紧扣“学雷锋纪念日”苏州市“在职党员统一服务日”昆山市“公共文明行动日”等主题,为广大群众提供医疗义诊服务。昆山市康复医院还创新健康科普形式,联合民政、残联、学校等单位,开展善爱助残、康养结合、关爱特殊儿童等特色活动,并联合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昆山社区康复联盟,让康复“正能量”持续形成“扩散效应”。2020年,昆山市康复医院获评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示范基地。
“党建+医德”,践行公益温暖民心
当前医患关系面临诸多挑战,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昆山市康复医院通过党建引领医德建设,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信任度。
强化医德准则践行力度。一方面,医院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医疗质量提升工程,如党员专家带头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实施“一医一患”沟通制度等举措,提高诊疗规范性和透明度,减少医疗纠纷,塑造有温度的“社交式”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医院党组织大力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职业使命感,在临床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微笑服务”,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初心教育,强化敬业意识、奉献意识、担当意识,努力培养有责任感的医务人员,显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践行医疗公益价值使命。医院党总支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康复服务行动支部,开展周市镇因病因残困难人员康复医疗服务精准帮扶,对困难家庭进行上门康复指导和集中培训等,将爱心化为精准帮扶的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温暖每个需要庇护的生命,让“党建红”与“医疗白”奏出动人的生命交响曲。
[作者系昆山市康复医院(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责任编辑: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