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新时代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

发布时间:2025-07-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洪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应以此为准绳,自觉带头抓好家风建设,维护家庭正气,真正把家庭建成清廉安全的港湾。

  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乎家族兴衰,更深刻影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加强家风建设,对领导干部而言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加强家风建设关乎党的根本宗旨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赢得人民拥护的关键。领导干部手中权力源自党和人民,应时刻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行事准则。焦裕禄一心为民,深入基层,不顾身体病痛,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其家风清正,家人也以他为榜样秉持朴素作风。领导干部唯有以身作则,引导亲属子女把国家和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坚决杜绝以权谋私,才能让权力回归服务人民的本位。

  加强家风建设关乎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领导干部的家风如同反映党风民风的镜子,也是廉政建设的风向标。现实中,家族式腐败案例屡见不鲜,如周永康案中其亲属利用他的职务便利大肆敛财,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与公信力。家庭本应是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但家风不正,家庭往往沦为腐败滋生的温床。领导干部只有从严治家,加强对亲属子女的教育管理,督促他们摒弃特权思想,严守纪法规矩,营造遵纪守法、崇廉拒腐的家庭氛围,才能共同构筑抵御腐败的家庭防线。

  加强家风建设还关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每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是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领导干部家风优良,能在培育时代新人、凝聚奋进力量、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以少数带动多数示范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领导干部家风失守的典型表现

  在家风建设中,多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既守好自身廉关,也能管好家庭后院。但少数人背弃党纪国法、家风失守的问题值得高度警惕——这些个案虽发生在个别干部中,却如毒瘤侵蚀政治生态,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

  配偶失范,“枕边风”成贪腐“催化剂”。配偶对领导干部的影响往往直接且隐蔽。部分领导干部配偶被贪欲裹挟,在枕边灌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错误观念,成为腐蚀干部的贪内助;有的干部本就难抵权力诱惑,经配偶明里暗里蛊惑,最终党性崩塌、坠入深渊;有的对配偶无原则迁就,并为配偶实现不合理诉求大开方便之门,自己在台前大搞权钱交易、配偶在幕后收钱敛财,将家庭异化为夫妻店。此类欲壑难填的内助,既是家庭贪腐的导火索,更是权钱交易的掮客,最终让干部前程尽毁、家败人亡。

  子女失教,“官二代”变家风“破防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扭曲的父母之爱常沦为贪腐的源头。部分干部因宠溺子女,滥用职权为其铺路——或默许子女借权牟利、捷足先登,或灌输特权思想、放任其品行不端,甚至助其跻身实权岗位。更有子女背着父母打官旗号敛财,长期沉溺特殊待遇。事实证明,父母不廉则子女难洁,子女贪奢则父母易腐,全家腐必然导向全家覆,这类行为既污染政治生态,还践踏社会公平,更刺痛群众民心。

  亲友失管,“铁关系”成堕落“共同体”。亲戚朋友的感情礼尚往来的传统,常让干部在人情关前失守。有的身边人狐假虎威,假借领导名义谋取私利;有的特定关系人充当白手套,与干部里应外合,上演当官发财两不误的戏码。不少干部不仅缺乏自制力,更乐于与阿谀之徒称兄道弟,形成利益捆绑的难兄弟,最终同陷囹圄、沦为笑柄。

  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的路径

  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既是持续不断的教育过程,也是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干部永葆清廉家风。

  注重言传身教,夯实对党忠诚的家风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领导干部作为家庭的核心,必须以身作则,成为爱党、信党、护党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亲属子女以坚定的信仰、忠诚的态度和廉洁的作风立家、齐家、兴家,营造浓厚的爱党爱国爱家氛围,激发亲属子女为党和国家事业拼搏奋进的强大动力。

  注重传承弘扬,汲取修身齐家的丰厚滋养。领导干部要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融入家族血脉。毛泽东同志的家风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的十条家规,朱德同志的五心家规,陈云同志的三不准要求,无不彰显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与精神风范。领导干部应学习践行这些优良传统,结合新时代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家规家训,将抽象的家风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引导亲属子女修炼道德内功,保持平和心态,远离妄念与贪念。

  注重以案为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从诸多腐败案件中不难发现,家风不正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堕落的重要诱因。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家风不仅关乎个人家庭,更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既是道德要求,更是党性修养的体现。要以反面案例为警示,教育亲属子女认清腐败对家庭的巨大危害,妥善处理原则与感情、职权与特权、信任与监督的关系,做到坚守底线,不越雷池。

  注重廉洁用权,严守克己奉公的行为底线。领导干部作为家庭主心骨,其言行对家庭成员影响深远。必须时刻牢记为人要正、为官要清、为政要公,做到公私分明、秉公用权,多奉献、少索取。通过自身言行,引导亲属子女明辨是非善恶,分清公私义利,依法依规办事,不越权、不违规,让廉洁成为家族传承的宝贵财富。

  注重教育约束,谨防亲属子女的言行失范。在家族中,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的家属面临更多诱惑,领导干部必须对家人严格教育管理,该提的要求一定要提,该禁的行为一定要禁。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二字的区别在于那个的位置,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就幸福之家。领导干部靠自己努力奋斗取得的成就不应成为亲属子女炫耀和肆意妄为的资本,要教育引导亲属子女力戒特权思想和享乐思想,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对他们身上的错误言行,不回避、不护短,及时提醒、坚决纠正,这样才是对亲属子女真正的爱护,也能守护好家庭的幸福。

  (作者系江苏省纪委监委省级机关纪监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