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 彰显巾帼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 涛    
  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关键基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将其重要意义提升至新高度。近年来,扬州市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论述,以新时代妇联担当助力家庭文明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耕家庭服务,构建幸福安康“生态圈”
  家庭既是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也是传递文明的“前沿阵地”。扬州市妇联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统揽,构建起思想引领有深度、权益守护有力度、关爱服务有温度的家庭服务体系。
  思想之光点亮“万家灯火”。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家庭文明建设,推动校地合作,成立“向扬花”女大学生宣讲团,推广“家庭成长课”,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联合市体育广场舞协会开展“学习强国”进家庭活动,万名会员化身推广大使。组织万千家庭共读《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感悟家国情怀。同时,带动15万名巾帼志愿者、612个巾帼志愿服务组织投身公益,以“家国情”系列融媒产品引导家庭厚植家国情怀。
  暖心服务打通“最后一米”。牵头成立全省首家公益红娘联盟,通过“公益红娘”赋能行动与“红娘会客厅”,化解“择偶难”问题,擦亮“相遇最美”青年人才交友品牌,并成功举办全国万人集体婚礼江苏分会场活动,全省202对新人共同喜结连理。在权益保障方面,建立妇女权益公益诉讼等机制,“护在身边”法律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绿杨家事解铃人”常态化调解婚姻家庭矛盾,妇女儿童信访事项办结率100%。此外,开展680场“我助妇儿康——妇儿权益维护与安全守护课”活动、300场“民法典进家庭”活动,依托2个心理咨询中心与180余人的心理咨询联盟,修复家庭关系裂痕。
  精准守护传递“民生温度”。“儿童友好十百千行动”被纳入2025年市委市政府民生“一号文件”。深入推进“春蕾计划”“励志女孩”项目,成立119个春蕾班,惠及1.3万余人。构建“思想引领+情感陪护+生活照料+困难帮扶”四位一体守护机制,开展“爱心妈妈阳光行动”,为1251名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探索“一户一策”微关爱机制,争取460万元资金,为482户困境家庭提供送学助医等服务。“守护成长、幸福一生”工程将女童保护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培训682名志愿者讲师,授课2500余节,超十万家庭因此受益。
  拓展家教支持,共绘协同育人“同心圆”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扬州市妇联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主线,打造“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塑”的家庭教育生态圈。
  “联动+特色”助力协同机制赋能增效。推动出台《扬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以法规形式固化协同育人理念。深入贯彻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推动出台《扬州市家庭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成立家教指导服务公益联盟与亲子实践基地联盟。发挥家教研究会作用,组建由120余名专家构成的“专兼结合”的志愿服务队伍,夯实家庭教育指导保障。同时,以“大课程观”整合社区活动中心、科技馆等资源,推进课程、服务、队伍、阵地“四位一体”建设,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强磁场”。
  “载体+品牌”助力亲子活动家喻户晓。放大扬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做为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的作用,开展各类亲子活动780场次,覆盖超2万人次。发布56个儿童友好研学点位和10条研学线路,探索多学科融合式、场景式学习,推广户外定向、亲子体验等方式深化家庭教育指导,近10万人次在“行走的课堂”增进亲子情感、共同成长。连续多年开展“好地方 润书香”亲子诵读会,“亲子时光云诵读”“一书一会”“‘童’读绘本”等主题栏目影响不断延展。“乘诗而行”“亲子拍卖会”“我为妈妈种棵树”等活动广受好评,科学家教实现“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双向赋能。
  “云端+地气”助力科学家教落地生根。联合打造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成104个“三全”家庭教育指导示范社区、50个示范站点与1296所 “家门口的家长学校”,营造“推门可见”的育人氛围。十二年品牌项目“文明家风·科学家教”巡讲累计开展近1400场,惠及75万人次。同时,整合省网上家长学校“三道课程”等优质资源,依托“空中亲子大讲堂”等栏目实现云端授课;征集汇编《家庭教育微处方》,举办家庭教育沙龙,通过专家辅导、案例研讨等形式,为家长提供实用解决方案,推动科学家教走进千家万户。
  厚植家风涵养,勾勒文明风尚“工笔画”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扬州市妇联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家风建设从“软约束”变为“硬支撑”。
  打造家风传承“实景课堂”。深挖家风文化禀赋资源,整合扬州市家风馆、阮元家庙、南河下家风一条街、何氏家训、全国首家校园内“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百姓家训墙、家风口袋公园等各类载体,展现“淮左名都”璀璨家风底蕴。将创业家庭、美丽庭院、家庭教育指导站、特色妇女微家等串珠成链,打造仁丰里家教家风示范街区,由古至今、由虚到实,于无声处将德善润家的良方送入千家万户。
  筑牢清风扬州“最小单元”。依托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综合研判干部德行表现的重要依据纳入考核考察。开展“倡清廉家风 拒家庭腐败”警示教育,组织新任领导干部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深化“六个家风”系列活动,通过“晒家训格言”“家书传情”“小手拉大手·廉洁伴成长”等载体,推动领导干部带头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
  释放身边典型“头雁效应”。通过“讲、秀、晒、荐、议”寻访市级以上家庭典型近千户,让兴业富家、知识强家、勤廉立家、美德沐家、平安定家等理念深入人心。组建“家风故事”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部队、企业、村居开展巡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焕发“绿杨好家庭”新的生命力。“好地方 好家风”栏目最大限度放大示范效应,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听故事”到“学美德”,从“看别人”到“自己做”,激发更多家庭努力向善、争做最美,不断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的家庭根基。
  (作者系扬州市妇联主席)
  责任编辑:张 念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