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以系统性思维强化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激活品牌能量凝聚家庭发展合力
创建“满庭芳”公益服务品牌,激活多方力量赋能家庭文明建设,为社区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多元协同建立矩阵,提供家庭建设全面支持。“满庭芳”公益通过积极联动多方力量,精心开发了8大类服务项目,内容涵盖女性成长赋能、家庭教育指导、单亲家庭关爱、反对家庭暴力等与家庭建设息息相关的多个方面。其中“马大姐”女性成长项目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选树最美巾帼奋斗者以及最美家庭标杆,以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家庭参与文明建设。“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秉持“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先进理念,为千余户家庭建立档案并进行动态监测,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融入家庭教育。
精准服务军人家庭,凝聚基层治理特殊力量。“满庭芳”中“左手牵你、右手敬礼”现代军人家庭文化支持项目着力为军属提供支持。联合多方社会力量成立“军营妇儿之家”,以定制课程、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军嫂,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集体婚礼等活动,为军人家庭送去温暖与关怀。在“六一”“八一”等节日开展“军娃成长护航行动”“军营读书荟”等活动,累计赠送价值20万元儿童攀爬健身器材、书籍等物资。这种精准服务不仅解决了军人家庭的实际困难,让军人能够安心服役,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军人、关爱军人家庭的良好风尚,激励军人家庭积极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家庭服务矩阵
创新构建“课程+直播+帮扶”服务矩阵,打造有温度、有实效的家庭服务体系,助力家庭建设与基层社会建设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Women学堂”筑牢家庭成长基石。启动“马群满庭芳·Women学堂”为民办实事项目,以立体化课程体系赋能家庭发展:开设思想引领课程,培育新时代女性家国情怀;设置创业创新课程,助力职业女性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出母婴服务课程,为新手家庭提供专业指导。这一民生项目迅速成为辖区“网红课堂”,通过街道及社区微信公众号、掌上云社区等平台传播,构建起融合线上线下的家庭成长赋能平台,让先进理念与实用技能走进千家万户。
直播集群架起家教云端桥梁。打造“马群满庭芳”“青马见”“小驿班”“小雏菊”等视频号直播矩阵,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核心议题,年均开展直播20余场,覆盖辖区10万多家庭。“青马见”栏目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围绕“我们该如何爱孩子”“如何愉快地鸡娃”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探讨;“小驿班”开设“亲子教育与亲职教育”专题课程,通过云端平台将优质家教资源送到居民身边,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家庭文明建设新阵地。
精准帮扶重燃困境家庭希望。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实施“单亲贫困家庭支持计划”,为3000户家庭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靶向匹配教育、就业等资源。以紫金社区为例,针对社区某户居民因孩子先天发育迟缓、妻子离家陷入的生活困境,街道妇联迅速启动多元帮扶机制:协调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对接爱心企业改造书房并捐赠学习设备,协助申请每月1100元困境儿童补助,安排志愿者定期入户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该家庭重获生活信心,这一精准服务模式成为基层治理中破解家庭难题的有效样本。
依托数字红利激活家庭治理动能
聚焦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构建“数据跑路服务上门”的智慧治理模式,以数字红利赋能家庭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动态监测实现需求精准响应。依托“掌上云社区+妇联”智能化平台,针对“一老一小”、单亲家庭、困境妇女儿童等群体,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需求清单,实现服务精准匹配与定向投送。2024年4月,系统预警蛇盘社区某单亲家庭儿童连续3日未到校,立即触发三级响应机制:妇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探访,协调人员护送孩子;对接马群中学开通复学绿色通道,保障教育权益;联动南京师范大学组建“一对一”志愿辅导团队,同步调配志愿者提供送餐及居家保洁服务,形成“学业帮扶+生活照料”的闭环支持体系。
场景创新传播优良家风。马群街道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打造“AI家风馆”,借助AR技术生动还原《明初京畿重镇——马群》中名人家风故事及地域文化传说,为青少年打造可触可感的家风传承场景。2023年联合周边学校开展“家+书屋”“童行马群践文明”主题研学活动,组织亲子家庭在“AI家风馆”内通过沉浸式体验传承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优良传统,培育起“科技+文化+教育”的家风培育新生态。
数字维权筑牢和谐防线。构建“12338维权热线+110家事调委会+心理专家+律师+社区网格员”五方协处机制,实现家庭矛盾“线上接单、线下联动、专业化解”。湾营社区吴女士通过12338平台反映婚姻纠纷,街道妇联启动应急响应:迅速调配心理专家与律师提供精准专业援助,成功化解一起因离婚引发的子女抚养权争夺难题。以“预防—干预—修复”的全周期家庭权益保障数字网络,夯实基层治理的家庭根基。
盘活文化资源厚植家庭治理根基
深耕文化资源,在社区治理中厚植家庭文化根脉,让家风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家庭文明实践。
非遗课堂激活家风教育“新形态”。在17个社区“家长学校”开设七彩夏令营,组织漆扇制作、家训拓印、剪纸传情等非遗活动。向上社区连续三年开展“非遗家风课堂”,邀请漆扇传承人指导亲子家庭在扇面绘制家训、拓印传统家书。很多老年居民带孙辈参与课程并感慨,“孩子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孝悌忠信’的内涵和意义,这种教育方式远比家长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创新实践涵养社区文明新风。花岗社区精心打造“小小民生观察团”,通过模拟法庭、情景剧演绎等新颖有趣的方式,引导儿童观摩家庭纠纷、社会矛盾的化解,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让儿童知道“家事”“国事”息息相关。蛇盘社区的“家风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优秀家训,并让居民自己创作家训。这些创新实践,让居民更有参与感、沉浸感,充分激活家庭文化在涵养社会风尚方面的重要功能。
(作者系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妇联主席)
责任编辑:张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