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好地方”开放发展锻造“好队伍”

发布时间:2025-07-03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刘加高 夏林锋    

  开放合作是扬州绵延千年的城市基因。提高各级干部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想问题、抓工作的本领,是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扬州坚持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干部对外开放能力素质建设,推动开放规模日益扩大、开放能级逐步提升、开放格局更加完善。

  抓思想理念,浓厚开放氛围。持续实施全市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市领导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的工作机制。围绕树立开放理念”“开放型经济是什么、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推进企业友好型城市建设,邀请专家就统一大市场优势、城市科创生态、RCEP规则下的开放发展等作专题辅导,让领导干部在研学中坚定政治自信,强化包容开放思维。

  抓教育培训,提升履职素养。开展名城·名校干部专项培训计划,围绕高质量发展、三个名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组织县处级、乡科级以及乡镇(街道)基层干部,到教学科研水平一流的名城名校和对外开放先行地区充电深造。截至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班45期,调训干部3900多人次。实行市领导点题、职能部门定题、组织部门审核机制,开设招商引资能力提升、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专题班次,有针对性地提高干部在开放条件下干事创业的本领。

  抓实践锻炼,树牢实干导向。立足发挥开放前沿阵地作用,持续开展十个一线实践锻炼,动态保持200余名干部在对外开放实践一线跟班学习锻炼。坚持走出去学,常态化组织经济部门、政策资金集中部门选派乡科级年轻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省级机关部门跟班学习,提高政策把握、对外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增强战略思维,其中选派至中央和国家机关累计达28人。推动沉下去干,市县联动,选派年轻干部到开发园区、国有企业、金融系统、招商引资、项目攻坚等开放前沿,既促进开放也培养干部。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干部队伍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才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扬州将聚力提高各级干部在开放条件下想为、敢为、善为的本领,为好地方开放发展锻造一支堪当重任的好队伍

  政治领航强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教育引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当好开放型发展的促进派、实干家。用新思想凝心铸魂。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领导班子读书班、第一议题、专题党课、专题研讨等学习制度,加强内外部形势教育,提升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用正确政绩观干事创业。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将其作为干部谈话、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引导干部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穿新鞋走新路。精准考察识别干部,既明晰政策边界、突出正向引导,又划出红线底线、强化反向约束,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用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越是开放的环境,越要守住底线。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对干部政商交往、涉外交流的管理监督,针对8小时外的监督盲区,开展联动监督和常态化提醒警示,引导干部管好社交圈、生活圈,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破底线

  培养锻炼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干部的价值体现在干事上,好学才上进,实践长真才。基本培训牵引带动。深刻把握基本培训的内涵要义,开发好各类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加强经济政策、产业动态、国际规则、国际贸易、涉外知识、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学习。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与中央党校的沟通联系,促进校地双方在涉外项目、国际合作等方面优势叠加、合作共赢。专业训练夯实业务。推进名城·名校干部专项培训计划,紧扣三个名城建设,重点加强613现代产业、对外招商引资、海外招才引智等与扬州开放发展息息相关的专题研修,针对不同板块、不同条线干部,综合运用实境课堂、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干部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专业本领。一线练兵赋能增才。重大项目、重点岗位、重要工作是提高干部能力的磨刀石试金石。深入实施年轻干部十个一线实践锻炼活动,有计划地引导推动干部到重要外贸项目战线、改革开放前线、开发园区一线、涉外窗口等实战练兵,练出硬骨头”“软实力”“铁脚板

  明确导向强动力。导向是风向标,要让鲜明的导向成为干部提升能力的奋斗取向。以用人导向引领担当作为。要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注重关键岗位,选拔政治上强、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群众威信高的干部担任一把手。结合2026年党委换届、2027年政府换届,科学、有节奏地调整干部,市县联动储备一批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干部。以目标导向激发实干争先。聚焦省委市委重点工作部署,根据各类考核主体发展基础、613产业特点、开放现状、预期目标等,进一步精简优化考核指标,改进完善考核方式,确保各项工作围着任务转、盯着目标干。以实绩导向推行奖优罚劣。推动考事考人深度融合,看一看贯彻上级部署的执行力,比一比围绕名城建设、613产业、抓改革开放等谋划了哪些真招硬招,赛一赛未来产业、新兴领域取得了哪些新突破,确保干得好的登上台面,干得差的浮出水面。将组织绩效同个人绩效有机统一,与干部考核定等、职务调整、职级晋升深度关联,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有力、实绩排名靠前的板块,在干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予以倾斜。

  容错激励强合力。以组织担当促干部担当,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让干部放下包袱干事、甩开膀子创业。发挥“鼓励激励”作用。发挥谈心谈话的制度优势,多开展一对一”“沉浸式谈话。用好关心关爱政策工具箱,做好国家、省有关表彰奖励活动的评选推荐,结合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加大职数统筹使用的力度,优化职级晋升程序,在职级职数使用上向重要岗位、开放一线、老黄牛式干部倾斜。畅通“能上能下”渠道。实施从严管理监督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体推进专项行动,让能干者有位子、平庸者挪位子、跌倒者再出发。加大干部的力度,对照23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情形,能下的、该下的干部坚决调整。畅通下后再上的渠道,对的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稳妥做好重新使用工作,推动后干部重振旗鼓、担当作为。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开放必然带来机遇和风险,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划清可容不容的界限,破除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洗碗效应,对在新领域难事项中,非主观故意的失误,当容则容,应容尽容,让干部卸下包袱干事。

  (作者单位:中共扬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