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故乡情,淡淡相思愁。这一程,山长水远;下一程,温暖情长。
军旅二十载,南下漳州,北上徐州,转战泰州,定居南京,我在第二故乡求学、成家、立业,这些奋斗的点点滴滴时常浮现在脑海,现在回忆起来仍觉那段岁月充实而多彩。
身是客,愁为乡。身在第二故乡的日子,我总是有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岁的增长,思乡之情就越发浓烈。我曾多少次梦回故里,那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伙伴,我知道那里每一棵树生长的方向,也熟悉那里每一条河流深浅的地方。
我的家乡如皋,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县市之一。
2022年国庆期间,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其海外社交平台上,用一组照片向世界展示中国各地盛装迎国庆,其中非常醒目的一张便是来自于如皋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照片。照片中,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如皋东大街小巷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目光所及皆是一片中国红,点缀在古朴的灰色平房中,展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含情脉脉静娟娟,绰约风姿不可传。”如皋古城,保留了原始的布局风貌,内外城河形似古钱币,外圆内方,圆象征天,为先天智慧能量之本;方象征地,为个人修为立身之本。温泽如玉的如皋人也如这内外城河一样,温和而柔顺,智慧而豁达,他们在这个依水而居的小城,享受着尘世间的各种幸福。
“如皋”这个地名来源于一个美丽传奇的爱情故事,既浪漫又有文化。《左传·昭公二八年》中记载,贾大夫,相貌丑陋,娶美妻而归。妻见丈夫貌丑,整日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为博娇妻一笑,贾大夫带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即中,妻始解颜谈笑。这里所讲的“如”是到的意思,“皋”则是水边高地。后来人们就将贾大夫当年射雉的地方取名为“如皋港”,港边的村庄则定名为“如皋村”。
滔滔江水,波涛不息,江南文脉千古传承;赤安大地,雄才辈出,文人墨客赋诗万千。三国军事家吕岱、北宋教育家胡瑗、明末文学家冒辟疆、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等,如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星辰,照亮了如皋这片我挚爱的土地。
如皋现存大量独特卓异的人文景观,如隋代建筑定慧寺,山门北向,曲水环寺,群楼抱殿,为中华寺庙一绝;明代建筑大成殿为国内罕见的全楠木结构;清代建筑水绘园是海内徽派园林孤本。此外,还有灵威观、法宝寺、济忠井、集贤里、石合泰等许多具有文史价值的遗迹和民居。
如皋是长寿之乡、教育之乡、花木之乡,这“三张名片”让如皋世界闻名。“如皋如歌,常来长寿”这句口号更是家喻户晓。
如皋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在如皋,“60岁比较小,70岁不算老,80岁老人满街跑,90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据了解,至2022年1月,如皋境内有80岁以上的老人7.26万,百岁以上的老人550人,占比高居全国第一。
探究如皋长寿的秘诀,有的说如皋气候条件好,气温四季分明、雨水充足;有的说如皋土壤条件好,地下水中富含硒元素;有的说如皋人饮食习惯好,吃饭规律且少盐少油偏清淡;有的说如皋人家风传承好,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等,我觉得还与如皋人“想得开、不急躁、容得下”的生活处世哲学有关。
如皋是教育之乡的赞誉也是名不虚传。我所在的一个村小组,40多户人家培养出了40多位大学生,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每次高考结束,田间地头议论最多的就是今年哪家娃考了多少分,上了哪所好大学。
榜样传承的力量是无穷的。前不久,我的母校石庄中学82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来到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会继续关心助力母校和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石庄中学83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友宏回母校开设专题讲座,激励石中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作为南通教育强市如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全省第一,中高考成绩持续领跑全省,南通高考前十强中学有两所来自如皋农村。在如皋,乡村教育从不掉队,义务教育阶段,70%的孩子在农村;如皋24所初中有21所在农村;如皋的8所高中有6所在农村。在这里,城乡孩子的成绩几乎无差异。
教育“如皋样本”享誉全国。如皋教育用情怀和担当,让每一个孩子都了不起。优质、均衡、特色、和谐,树起了如皋教育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如皋有了一座座精彩纷呈的学校和一批批各有所长的学生。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作为中国的花木之乡,如皋盆景以其“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中南海、钓鱼台、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以及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均可见如皋盆景的身影。
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于宋代,兴于明清。如皋盆景凭借其成熟的工艺、严谨的章法、规范的程式、独特的造型手法,在中国盆景艺苑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岭南派、沪派、扬派等各领风骚,成为全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
如皋的花木盆景,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人们无不为之赞叹,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其中最著名的有“雀舌罗汉松”“五宝绿珠杜鹃”“春晓”“重瓣六月雪”等等。现在如皋每年有大量的盆景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如皋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之一。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滚滚长江水,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如皋人,他们把代代相传的治沙精神融入血脉,成为这座魅力之城爬坡过坎、跨江融合的精神秘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梦里水乡思念长。如皋之于我,不仅在于思念与传承,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抚慰,在这片给了我最初、最真实生活体验的土地上,感觉到肉身有了安息地,灵魂有了栖息处,每当现实的洪流在生命中汹涌澎湃,命运的狂风在岁月里卷起风沙,脑海中想到的都是故乡——这片记忆中最温暖的港湾。
责任编辑: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