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更聚人气、更接地气,滨海县在提炼总结“正红故里、宋堤丰碑、红色堡垒”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发挥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书法县名片效应,构建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忆百年峥嵘、传薪火精神。
文艺党课:传颂百年党史,厚植红色基因。针对基层实际,发挥文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能,探索建立“艺术+党课”党员教育模式。音乐作品传党史。歌曲是时代的心声,一首革命歌曲就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传唱革命歌曲是学习党史的重要形式和载体。统筹文联、教育、文广、融媒等力量,精选从建党到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的经典歌曲,以“前奏+旁白+歌曲+视频”的形式,制作“百首颂歌学党史”音乐视频作品,在县融媒播出,并利用全县村村通广播、商业电子屏、交通显示屏,有步骤、不间断推出,在“大水漫灌”中渗透党史教育,在耳濡目染中传唱红色经典。音乐党课强引领。分镇区分版块分条线组织“唱颂歌、学党史”活动,推促各层各级党员群众在情与景的再现、心与情的交融中,深层次感悟革命的艰辛不易,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举办“永葆初心、颂歌献党”党史学习教育音乐党课,分为峥嵘岁月、人民心声、复兴之路三个篇章,以不同革命歌曲历史背景为脉络,连点成线形成广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广大党员用《保卫黄河》《唱支山歌给党听》《走向复兴》等一首首经典歌曲唱出对党史的感悟、对初心的坚守、对我们党百年华诞的祝福。此外,还通过“红电影+青宣讲+微党课”的形式,邀请理论工作者为红色影片录制15分钟的“映前导赏”,在放映前给观众带来一堂“微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映”入人心,在光影交替中凝心铸魂。
文艺宣讲:讴歌伟大时代,广聚心声共鸣。坚持“文”以载道、“艺”以明理,用“文艺+宣讲”的形式讲好党的理论、革命故事。“双向赋能”明方向。基层开展理论宣讲,政治方向不偏移、理论观点讲得透、基层群众听得进是关键。通过开展宣讲作品征集、宣讲比赛等活动,以选拔、自荐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遴选政治立场坚定、表达能力出众、擅长演讲表达的宣讲志愿者,充实宣讲人才数据库。秉持“育人者必先受教育”的理念,创新建立理论工作者和宣讲志愿者“1+1”共建模式,邀请理论专家组织专题培训会、“同题异构”创作座谈会、宣讲作品展示等活动,对宣讲内容进行讨论提炼完善,创作《红船摇来东方红》《窑洞灯光耀中国》《知往鉴来守初心》等一系列“理论+故事”“理论+文艺”的宣讲作品。“菜单宣讲”增效能。以解决理论宣讲“供需错位”为着力点,发挥村居文化员与群众“零距离”的优势,广泛了解基层理论需求,及时通过县融媒公示宣讲“菜单”,接受各界点单。再根据点单情况开展按需“送餐”式的点对点宣讲,先后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两轮巡回宣讲。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环境下,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全力打造以“滨海融媒”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移动传播矩阵,以微视频、移动直播为两大拳头产品,创新节目形态和传播方式,搭建“理响滨海e站到底”理论宣讲平台,将宣讲触角延伸至青少年群体,累计同步直播13场,单场最高观看人次达16.5万,指尖上的理论精品在屏与屏间实现裂变传播。
文艺舞台:唱响美好未来,凝聚奋进力量。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搭建更为广阔的影像舞台、表演舞台,让党史学习教育多姿多彩。文艺舞台拓广度。持续放大“正红故里、宋堤丰碑、红色堡垒”文化内核效应,聚合文化力量,以宋公堤、顾正红为题材创作小淮戏《半袋黄豆》、情景剧《青春正红》,以及原创歌曲《爱沐百年》《其实你们从未走远》等,组织“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文艺演出。县委组织部、经济开发区、东坎街道党工委等20多家单位分别搭建主题演出、颂歌联唱等文艺舞台,组织年轻党员走上舞台,并用快闪、抖音等现代传播手段扩大覆盖面,用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广播等传播载体扩大影响力。承诺接力增力度。响应党中央对全体党员的号召,开展“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实践接力活动,以视频方式展示各级各类、各行各业党员立足本职做贡献、“两在两同”践初心的使命担当,兑现对党忠诚的坚定诺言。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策划“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年学生畅享未来活动,用影像定格青少年学生“勇担时代责任、争做时代青年”的铿锵誓言,吸引近万名学生青年参与,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群体一心向党、衷心爱党的热情。同时,结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策划“‘靓’出身边老党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老党员家中开展听一段故事、唱一首颂歌、谈一番感悟、赠一条寄语、留一个纪念“五个一”活动,用老党员在党的“厚度”增添党史学习教育的“温度”。
(作者单位:中共滨海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