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世界上最早按照统一风格规划建造的城市之一,而且至今保护完好,被称为欧洲建筑之窗。在300多年的城市发展中,无数优秀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为圣彼得堡创造了一系列精美的建筑,几乎包括了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世界各国及俄罗斯本地的建筑风格,城市本身就是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馆。这些建筑遍布城市中的各个角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这座城市的宝贵遗产。
我下榻的宾馆在著名的涅瓦大街,这里被称为世界最美的街道之一。1776年涅瓦大街被发展成商业大街以后,建造了许多豪华的建筑,但因为这里的建筑物要求不能超过冬宫的高度,所以最终形成了如今高度整齐划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美丽街道。
涅瓦大街还是一条极具观光价值的街道,在那里可以欣赏到各类教堂、众多的名人故居以及历史遗迹。涅瓦大街历史与圣彼得堡的城市历史一样悠久,它的名字与俄罗斯历史上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也频繁地出现于俄罗斯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例如,果戈理的《涅瓦大街》,精准地刻画了19世纪中期圣彼得堡的市井人生。涅瓦大街有东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天主教的圣凯瑟琳教堂、荷兰教堂、亚美尼亚教堂等等。
在涅瓦大街,可以参观果戈理、柴可夫斯基的故居。不过最不可错过的是“沃尔夫与贝兰热甜食店”,它位于涅瓦大街与大马尔斯卡亚街和莫伊卡沿岸街相交的地方。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从这家甜食店喝完最后一杯咖啡,直接奔赴决斗地点“小黑河”的。不仅如此,莱蒙托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舍夫琴科等人经常光顾这里。喝上一杯咖啡,沐浴着白天的阳光,轻拂于夜晚的微风,跨越百年感受文学家们的文思激越和诗人的激情与浪漫。
谈到圣彼得堡的建筑首先要说的是冬宫,它是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首都时主要的皇宫。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对其最初的记忆,应该是儿时看的电影《列宁在1918》《列宁在10月》。冬宫是圣彼得堡建筑杰作中最为著名的古迹之一,其内部装饰采用富丽堂皇的伊丽莎白时代的巴洛克式风格,同时加入了法国洛可可式建筑风格。冬宫和宫殿广场是现代城市最美的建筑群,也是俄罗斯境内和国际旅游中主要的参观景点之一。
彼得宫是圣彼得堡最壮阔、最新颖的宫殿,彼得大帝非常重视园林的设计,亲自为宫殿进行策划,在方方面面都追求完美,尽最大可能效仿当时欧洲宫庭建筑时尚,致力于建造奢华程度可与凡尔赛宫相媲美的宫殿。
圣彼得堡曾改名为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前线报纸《在祖国的防线上》的社址,位于涅瓦大街与圣彼得堡中心广场边上的一幢大楼内。第二次卫国战争期间,每天来自城市最前沿保卫阵地的消息就是从这里发出,鼓舞着被围困的列宁格勒人民。
救世主滴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地区少有的纯俄罗斯风格的教堂,教堂的建造地点是亚历山大二世沙皇的遇刺地。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准备签署法律,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但在这一天他不幸遇刺身亡。沙皇的去世打断了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也使得后期的俄罗斯帝国各种隐患不断爆发。1883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父亲遇刺地点修建了这座教堂以示对父亲的纪念,这一座教堂以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进行建造,巨大的教堂顶部镶嵌着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洋葱式圆顶,其墙面使用了大量花岗岩、大理石和彩釉砖,整体的外观装饰极其丰富,层次感十足。大教堂的内部有7500多平方米的马赛克壁画,壁画内容主要是圣经中的场景和人物,每一幅画都有非常精美的图案边框。
陪同我们参观的翻译来自山东,十年前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一路上滔滔不绝地为我们介绍圣彼得堡的建筑。她说,圣彼得堡建筑的保护做得很好,是一种常态。在圣彼得堡大街上,经常会看到许多维修建筑的工作人员,有的在修复建筑外部受损的装饰与镀金,有的在进行建筑内部色彩填充工作,有的在对这些老旧建筑进行日常维护。在不改变老旧建筑的风格与特色的情况下,保留其独有的韵味、文化与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叶卡捷林娜宫,又称沙皇村,是彼得大帝修建的。叶卡捷琳娜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遭到难以修复的破坏,只能略见几处建筑遗址。但是,圣彼得堡人长期坚持不懈,通过查阅大量史册史料、历年宫殿图片与结构图,寻找大量建筑工程师、著名绘画家和技艺精湛的雕塑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使得叶卡捷琳娜宫又一次呈现在了世界面前。宫殿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
21世纪以来,城市的现代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圣彼得堡城市扩建,古建筑增添了新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进步,城市建设需要通过不断改造和扩建历史建筑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强化历史建筑的功能,为老旧建筑注入新活力显得尤为重要。由许多著名建筑师共同打造,以早期古典主义为建筑风格的顶尖建筑——客人园,就是为满足城市发展进程的需要而改建的。2005年,客人园被改造扩建,建筑师们一致认为应该在重现古老历史建筑形象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元素,由此为客人园重新规划地下停车场以及多层次、多样化、现代化的商业贸易中心,休闲娱乐应有俱有,既满足了当代商业购物一体化中心的需求,也与历史建筑相融合,形成和谐的有其独特建筑风格的景观。为保护和发展历史人文环境,他们的做法是以钢架框架结构代替木结构;保持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外立面一致;重视环境改造并保持环境风格与历史建筑一致。
在圣彼得堡城市发展的300多年中,尽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中心区的整体格局、路网形式、街道线型和空间尺度等,始终没有发生大变化。这种相对稳定的统一性,与各时期赋予城市的微妙差别,给城市空间带来特别的魅力。
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圣彼得堡市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他们对高楼和新建筑做出严格限制,要求新建筑必须传承原始风貌,在风格、形态、色彩、建材、高度和外观等方面有具体和严格的规定。同时,要求所有在老城区的现代化项目都要经过3D模型检验。因此,在圣彼得堡,我们可以看到非常低的天际线,视野十分开阔,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几天的游览中,我们也下意识地对于这座城市的保护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走进深达近百米的圣彼得堡地铁,我们会想到这样的深度是否与城市保护有着某种联系。在这些斯大林时期建设的地铁中,每一个站台几乎都装潢得如俄罗斯宫殿一般,毋庸置疑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贾潇潇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