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文化建设

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遵循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发布时间:2025-02-24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籍庆利    

当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对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阐释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价值和现实要求,为我们深化理解和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科学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更加自觉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提高国家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底蕴滋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其中的逻辑就在于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正是因为有文化自信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了不竭的思想源泉、力量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必须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不但不能抛弃优秀传统文化,否则就是割断自己的精神血脉,而且要更好地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进而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硬实力不断增强。但也必须看到,硬实力的增强并不必然带来软实力的提升。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还不够匹配,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充分转化为话语优势。也就是说,硬实力为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前提可能,但是,如何把硬实力的优势转化为软实力的优势之间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可能还面临不少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可见,我们的话语体系还没有能够为我们的实践成就提供充分的、令人信服和普遍接受的解释和论证,我们的软实力还没有能够与硬实力完全匹配和协调。

软实力硬实力相匹配,就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与此相适应,他还强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为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根本指引。只有加快形成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才能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使当代中国理论、中国价值走向世界。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支撑

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谁的话语吸引力强、影响力大,谁就能占据主导、赢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点,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只有掌握话语的主导权,才能掌握中国道路的定义权、中国精神的阐释权、中国形象的塑造权,才能真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掌握话语的主导权,必须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相较而言,我们的阐释技巧、传播力度还不够,有时处于有理没处说、说了也传不开的被动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发于外。而更好地发于外,就必须切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国际传播优势,更加有效发出中国声音。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除了强基础、厚内功等长线性的努力外,还要注重从方法、手段、艺术、策略等维度着眼。其中,讲好中国故事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和策略,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因为故事最有吸引力,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我们努力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