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党的建设

南京市栖霞区:以系统思维为牵引激发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8-11     稿件来源:南京党建    

  近年来,栖霞区坚持统筹联动和分类施策相结合,从抓责任落实、抓组织覆盖、抓阵地建设、抓作用发挥等方面探索创新,系统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强基固本,在筑基础提质效上持续用力 

  聚力抓机制、抓源头、抓重点,全力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优化运行机制。完善“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建联系点、督查通报、考核考评、重点联系等制度体系,发布10个“两企三新”党建年度重点项目,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建立“两新”工委直接联系机制,重点联系30个“两新”领域党组织,联合相关行业部门、街道累计走访285个平台企业和企业党组织,进一步提升“两新”工委整体效能。

  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新兴领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印发“两企三新”领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开展集中学习研讨680余次。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二十大精神“学说做”活动19场,面向“两企三新”领域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105场、覆盖2348人次,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分层分类开展新兴领域相关专题培训40余场次、覆盖2200余人次,提升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

  抓实“两个覆盖”。实施“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双找”活动,灵活采取规模企业单独建、小微企业联合建、楼宇商圈组合建、行业协会商会集中建等形式,持续扩大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区100人以上“两新”组织单独组建党组织比例98.19%,50人以上非公企业、30人以上社会组织有党员比例98.21%。

  聚焦关心关爱,在强保障聚合力上持续用力 

  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打好关爱凝聚“组合拳”。

  建机制、解难题。建立重点联系新就业群体机制,与100名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建立“一对一”联系,深入参与快递营业点、外卖站点晨会、例会等86次,收集意见建议92条。建立“新就业群体—新就业群体党员—企业党组织或流动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常态收集意见建议216个,开展集体协商解决15次,形成“收集—办理—反馈”工作闭环,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建阵地、优服务。结合新就业群体“友好宁城”建设,落实“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建设”专项行动要求,制定全区“宁小蜂”驿站使用管理规范意见,因地制宜打造48个“宁小蜂驿站”、2个暖“蜂”食堂,建成全省首个带有网约车司机公寓的交通“宁小蜂驿站”,在全区153个重点小区和重点商圈、楼宇、园区等45个重点场所试点推行“宁新码”,设置小区地图指引、暖心标语等,营造尊重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

  送温暖、优关怀。出台《关爱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心”行动十项举措》,开展“暖‘心’服务 益‘栖’同行”各类暖“新”活动80余场,发放各类暖心物资近300万元,为200名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寒暑假期、国际志愿者日等为契机,开展“爱心假期托管”“夏送清凉”“暖冬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85场次,覆盖1800余人次,实现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

  聚焦守正创新,在抓融合促发展上持续用力 

  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作用,在助力全区发展大局中找准坐标、主动作为。

  做优为企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举办政企座谈会,邀请10家行业协会商会围绕市场拓展、要素保障、人才招引等建言献策,助推健康发展。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推动16所律师事务所与区16家行业协会商会结对签约,为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360余次。

  推进合作共建。聚力服务稳岗就业,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春风送岗高校行”等系列活动,组织市区两级10余个行业协会商会向南京师范大学送岗52个。开展“双走进、双服务”活动,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联合举办“商会进高校”活动,推动4家学院与4家商会签约共建,建成4个实习就业基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助力乡村振兴。开展“牵手‘第一书记’,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推动3个行政村与市级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签约落地4个项目,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人才、信息、技术资源下沉。八卦洲街道野菜经纪人党支部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强化花卉种源科技攻关,推进百合岛、菊花园市场化运作,积极开发百合护肤品、百合酒、百合茶等花卉衍生产品,推动形成观、产、销一体化产业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