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六,6位80多岁的老人来到秦淮区菱角市66号,他们中有人抚摸着墙上的红砖,感慨地说:“变了,变了,真是大变样了”
原来,他们是1954年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听说老厂房还在,几个老伙伴就相约到当年挥汗出力的地方,看看街道小厂变成的创新创业的领袖工场。
7年前,这里是一片破败的老厂房,如今成为7.3万㎡创业园区,集聚140多家创意企业,3000多名高技能人才在这里就业创业,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核心片区,先后荣获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园等多项资质,“这是对‘国创园’为壮丽70年添色而不断努力的褒奖,对园区创业者、劳动者创新创业精神和品质的赞扬。”,南京国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成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七十年沧桑,民族振兴主题鲜艳
1959年,南京第二机床厂在菱角市66号诞生,开启了南京地方工业为装备中国而孜孜不倦努力的历程。
红砖依在,情怀不泯。其实,为民族工业振兴而奋斗,一直是菱角市66号的禀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奏请朝廷,在南京西水关云台闸南岸沿河收地44亩,建造“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设厂造币,是因为当时西水关为内外秦淮河交汇之处,可以为造币生产的物流提供最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光绪二十三(1897)年10月,厂房建成。
民国时期,工厂更名为中华民国财政部造币厂。1929年,厂房因遭火灾损毁,国民政府将生产设备转交于上海,在此设立全国度量衡局和中央工业实验所。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南京第二机床厂,是新中国工业化和装备制造现代化发展的见证。肩负着装备中国的使命,二机床厂在全国齿轮机床制造领域写下了光辉篇章。
2012年,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城市更新的步伐,金基集团果断决策,将原南京第二机床厂老厂区改造成为创意园区。经过艰苦努力,一个以高端业态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为使命、以产业升级为初心的新型创意园区崛起在下浮桥头、明城墙下。
2017年,市政府勒石以记,将南京第二机床厂老厂区列为南京市历史风貌区,8号楼、19号楼、25-26号楼建筑被列为历史建筑。这是对建设者用心改造工业厂房的肯定和褒奖,也提出了精心保护工业遗存、倾心赓续工业文明的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
赓续工业文明,老厂房成为创新创业的打卡地
园区对经典工业文化再造,增加符合新时代审美的设计,将上世纪工业设备、装置、遗迹等艺术化地融入新环境,变为赓续工业文明、传承工匠精神的公共艺术。吴成告诉记者,国创园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注重保留工业老厂房的建筑风貌,着意描绘工业文明的深厚底色;利用原有的机床铸件,构建园区景观小品;陈列经典工业产品,使之成为园区工业记忆,工业精神的载体;建设具体园林风格的路篱,使园区绿化更加美观整齐,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年的工业老厂房已建成创业环境清新自然、创业群体集聚有势、创业氛围激昂向上的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
优质的环境对创业人员兴办企业和经济实体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园区里艺术化的工业遗迹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要素。客户来到这里,总会感受到浓烈的艺术气息、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南京动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李胜说,这些工业遗存凝聚着上个时代工匠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它们默默地矗立着,让人产生一种责任感,督促我们要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产品。
国创园自创办以来,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举措,使原来的老厂房变成创业创新的打卡地。
“园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是因为选准了突破方向,打造出一支敢打敢拼、素质过硬的队伍,形成‘一个空间、一个平台、一个集聚’的特色优势。”吴成解释说,“一个空间”——园区是催育、孵化创意的优裕空间;“一个平台”——南京创意中心落户园区;“一个集聚”——园区坚持高端领先的业态定位,招引一批创意产业集聚。
在一系列暖政的孕育下和良好的服务保障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尽情绽放,助推着国创园的创新发展。从建园开始,园区通过多种形式重点引进了一批有一定规模、有发展潜力、业态高端、有创造性的团队进园创业。目前已有100家创意企业在园区创业发展,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等领军人才及团队;中国工业设计著名品牌——洛可可、中国领先的大数据服务商——浪潮科技、中国铁塔、兴华设计、东南文化、华维会智和东方玫瑰里等文化创意企业。
“国创园设计企业集聚度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已发挥显著的集聚效应。入住国创园后,南京洛可可已斩获设计界‘奥斯卡’——红点、IF、gold pin等多项大奖,企业进步与园区发展相得益彰,国创园设计企业已经成为业界闪亮的名片。”洛可可集团合伙人、南京洛可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詹礼峰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国创园的文化底蕴、地缘,对公司深入研究、探索南京历史文化,激发设计灵感大有裨益。园区还提供包括创业环境、企业管理、市场对接、产品展示等服务,企业快速成长,公司设计收入从2014年2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843万元,增幅200%。
名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司警用装备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他们生产的视频采集仪广泛用于司法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中。园区为他们提供了市场开拓、新品研发后勤支持、客户接待等方面的支持,生产规模从入园初的3000万元提高到1.2亿元以上,在园区的帮助下,新的生产基地已经建成,生产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图稿。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园区创业扶持下,以领先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信誉与多个城市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承接项目遍及23个省、市。
国创园坚持高端业态定位,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和南京市设计服务、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集聚高地,新锐创业团队的成长福地;已获得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资质,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领袖的创业工场。”
党旗引领,坚定的政治站位赋能创业创新
今年七一,园区党委组织园区的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部分积极分子到溧水区李巷村,一方面展读红色记忆,一方面通过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现场的学习,帮助大家牢固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
这只是园区党建的一个缩影。2018年12月26日,经市委组织部和秦淮区委同意,园区党委正式成立。同时,园区工会、妇联、共青团和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等组织也相应建立。生动活泼的活动,活跃了园区的政治空气,也为创业者的创业创新直接赋能。园区于2016年和2019年,先后获得南京市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去年,园区企业南京感动科技公司获得“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摘得这项荣誉,是加强企业规范化、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成果。”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委员李胜告诉记者,入住国创园后,公司建立党支部、成立工会委员会,公司工会将核心员工分成4个小组,以小组竞赛评优、创意分享交流等方式,开展常态化技能创新竞赛,进一步激发员工凝聚力、创造力,已形成8项核心科技成果、并成功申报专利,还有10多项成果正在申报专利。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