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以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国际经贸学院、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为依托,刘志彪教授为基地首席专家,宣烨教授负责研究基地日常工作,徐圆博士为研究基地秘书,设有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产业政策、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竞争力三个研究室。
基地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兼职研究人员25人。专职研究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4人年龄在30岁以下,2人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6人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讲师4名,校内兼职研究人员都是挂靠单位的科研骨干,校外兼职研究人员是服务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或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通过承担省社科联和省发改委委托课题、申报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以及地方委托的横向课题,研究基地集聚了省内外一批相关专业优秀人才。
基地成立以来主要通过开展以下活动来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学术水平:(1)承担省社科联委托课题。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共承担省社科联委托课题9项;(2)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近年来,研究基地成功申请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超过20项;接受省发改委服务业处委托,围绕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应用性问题向社会发布招标课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题研究,3年来共发布、承担服务业领域的课题30余项;(4)撰写学术论文,编写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江苏产业发展报告。
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取得了成果丰硕:
——国家课题:《创新驱动下的我国高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基于空间集聚的研究视角》、《基于全球服务价值链的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创新价值链与空间外溢视角》等。
——高水平论文、专著:《我国服务业地区协同、区域集聚及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制造业效率提升》、《本地市场规模、交易成本、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论城市服务业集聚与效率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动因与我国服务业发展》、《逆向外包: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战略》等。
——高水平研究报告。编写出版《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江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等系列报告。
——获得奖励:《我国服务业地区协同、区域集聚及产业升级》获得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加工配套企业升级模式与行动特征》获得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2011)》获得江苏省2010-2011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报告《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 》获得省高校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