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由连云港市社科联在2013年申报,经省社科联党组批准设立。研究基地主要成员由来自市内高校、市委党校,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社科联等一批专家组成。基地首席研究专家市社科联主席张建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版了《论苏北工业化》《连云港经济地理》、《中国陆桥经济》,近年来又出版了《连云港滨海新区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60多篇。其研究成果两次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三次获省社科联应用精品研究一、二等奖。基地研究专家淮海工学院商学院院长吴价宝,主持完成区域经济方面十余项省、市级课题;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三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市社科奖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作为身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主阵地的连云港市社科联,具有经常性开展实地研究的地理优势和长期开展东中西区域合作研究的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市出版东中西区域合作研究专著5部,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自2013年8月基地被省社科联批准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以来,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重点攻关,许多对策建议得到省市领导的认可和采纳,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和哈国总统亲自见证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的签字仪式,哈萨克斯坦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第一个落地成果——物流基地建在了连云港。上合组织总理会议将连云港确定为他们的共同出海口。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将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年。
2013年12月,张建民的论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江苏发展新机遇》入选省决策咨询国际智库高层专家研讨会论文集,并精选编入《决策咨询》第四期(2014年)。2014年以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江苏》列为基地的重点课题;《一带一路与江苏人才战略》、《连云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研究》列为一般课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苏北发展》在省社科学术大会苏北片会上作专题发言。
2014年4月,基地会同广州、泉州、宁波等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社会科学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学术座谈会,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联合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很强,极具操作性的对策。2014年5月,基地与省社科联联合举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江苏发展研究会”,来自省社科界的专家学者就连云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连云港是“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的重要论断。2014年6月,基地会同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连云港的独特地位”研讨会,进一步研究探讨了连云港“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的独特地位和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