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刊辑要

【共产党人】擦亮共产党人的“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2-10-26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2年第13期    

   编者按: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感慨万千;眺望前方的奋进路,豪情满怀。全区各行业、各条战线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们,以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追求、为民的价值取向、奉献的务实作风。 

    矢志不渝,勇担重任 

    何季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原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季麟在全国“两优一先”代表驻地.jpg 

  何季麟在全国“两优一先”代表驻地 

    “我们受的教育就是听党的话,觉得到艰苦的地方去就是为祖国作贡献!”1970年,何季麟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积极响应国家“到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号召,主动申请来到贺兰山下三线建设军工配套的钽铌铍冶炼加工厂。在黄沙肆虐的贺兰山下,他潜心于稀有金属钽铌铍的冶炼与加工技术研究,实现了国家钽铌技术的重大突破,创立了我国第一套搅拌钠还原工艺技术设备,使我国电容器级钽粉比容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投身宁夏建设已经50余年,何季麟作为我国钽铌铍钛产品技术提升方面的学科带头人,自主研发四种工艺方式钽粉制备技术和铍新型工艺技术,先后主持开发了多项钽铌铍钛金属及其合金的深加工产品,在钽铌行业赢得世界三强之一的地位。50多年来,无论在生产一线做技术研究,还是掌舵企业,何季麟都是勤勤恳恳,尽职敬业。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说:“作为党员,我一辈子与科学技术结缘,几十年与冶金专业、材料制备技术相伴,虽已步入晚年,还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培养人才、勇于实现科技创新事业中担当尽责,力争多作贡献。” 

    旱塬兴水,造福百姓 

    李识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原总工程师) 

    听党话、跟党走,越是艰险越向前,是李识海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1949年3月,还在读大学且各科成绩优异的他,义无反顾跟随人民解放军西进,从事部队后勤和宣传工作,筹集粮食、打扫战场、救治伤员。亲历了纷飞战火的洗礼,内心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那时起李识海就树立起用毕生所学建设新中国、服务劳苦大众的远大志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党派我去,再艰苦的地方我也一定要去!”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毕业分配到宁夏工作的李识海,全身心投入到宁夏改天换地的水利建设热潮。先后组织引黄灌区唐徕渠、秦渠、汉渠、七星渠的改造,跃进渠、二农场渠及排水干沟的开挖,南部山区张家湾、石峡口等水库的兴建,与群众一道战严寒斗酷暑,兴水利、除水害、惠民生。投身水利70载,宁夏山川大地留下了李识海奔忙的身影和不倦的足迹,参建的一条条沟渠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塞上江南,一座座扬黄工程让“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累死都愿意干。把宁夏水利建设起来,我应当这样做。”这是95岁老党员李识海发自肺腑的心声。 

    初心如磐,老而弥坚 

    陈树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原宁夏医学院院长、党委委员) 

    “二丫头,走吧,自己闯去吧!”已经90岁的陈树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即将远赴宁夏工作时父亲对她说的这句话。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的陈树兰,响应“支援大西北,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义无反顾奔赴西北,辗转来到宁夏工作。当时整个医院普内科只有1名主任和2名护校毕业的中级医士,陈树兰是唯一的正规医科大学毕业生。虽然条件艰苦,又不懂方言,但是看到医院十分缺医生,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扎下根来,治病救人。面对疑难杂症,她以书为师,遇到没有见过的病例,一遍遍打电话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专家请教。就这样,她边干边学、边学边做,开创了宁夏医学界多个“第一”:做了宁夏第一例心电图检、第一例右心导管手术、第一例胸外电除颤抢救术、第一例骨髓穿刺术、第一例胸腔穿刺术……正是这诸多第一,让无数患者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和平等的,医生的职责就是全力以赴让他们健康地活着。”陈树兰说:“虽然我已经90岁了,但依然希望在尚存的时日里,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不辜负宁夏人民对我的信任,无怨、无悔、无愧,此生足矣!” 

    让宁夏枸杞“红”耀全国 

    曹有龙(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曹有龙在天景山种植基地查看枸杞生长情况.jpg 

  曹有龙在天景山种植基地查看枸杞生长情况 

    “我是中宁人,从小吃着枸杞长大,我还是想回家乡把枸杞产业做大,让宁夏的枸杞特色产业能有更大效益。”博士毕业后,曹有龙毅然放弃国内外其他地方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宁夏,从事特色枸杞产业研发工作。34年来,他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带着“将小红果变成大产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建成了国内唯一的枸杞研发国家级平台;攻克了枸杞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成功推广抗旱保产新品种,为群众带来可喜收益;提升枸杞种植的科技手段,实现科技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和作业,打造出枸杞产业移民脱贫攻坚典型模式,实现了贫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站位全局发展,放眼国内市场,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戈壁滩荒漠、盐碱地、高海拔地种植枸杞的难题,技术辐射到全国13个枸杞产区,产量提升5%,综合效益提高10%,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群众找到了一条精准脱贫的道路。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并受到表彰,内心感到很振奋,心潮澎湃。我要更好地开展工作,把科研团队带好,在产业发展的路上继续攻克难关,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让老百姓分享到更多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誓将荒山变金山 

    杨凤鹏(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宁夏彭阳县自然资源局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林业工程师) 

杨凤鹏(右一)手把手给群众传授技术.jpg 

  杨凤鹏(右一)手把手给群众传授技术 

    1985年,有过园艺工作经历的杨凤鹏被招聘为林业专干,从此与彭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结下了深深的情和缘。第一次站在光秃秃的山头上,杨凤鹏就暗下决心,在自己白头之时,要让彭阳的山川尽染绿色。 

    造林队的生活是艰苦的、也是枯燥的。从春回大地的3月到寒冬将至的12月,每年四分之三的时间与大山为伴,每天都是“早出脸洗净,归来一身泥,两头都见黑”。尽管如此,杨凤鹏毫无怨言,还不停地鼓励大家:“只有栽活每一棵树,才不负组织的信任、不负群众的期望、不负肩上的责任。” 

    杨凤鹏带着彭阳县造林队,36年如一日践行“生态立县”方针,以铁锹为笔、以绿树为墨、以山川为纸,在彭阳大地绘“青山”造“金山”。在人迹罕至的梁峁沟岔、荒山秃岭上修筑“带子田”;在红胶泥伴着砂石的土地上,以钢铁般的“意志”挑战荒山;在近乎垂直、几乎无法站立的坡面上刨挖“鱼鳞坑”。哪里的任务艰巨,哪里就有杨凤鹏和他的造林队。 

    “多栽一棵树,栽活一棵树,让荒山变金山就是我的价值!”杨凤鹏说:“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写入党章和宪法,我们林业工作者很幸运,但仍需奋斗,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守护好。” 

    用生命和实干诠释忠诚之心 

    李荣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宁夏隆德县联财镇党委书记) 

工作中的李荣林.jpg 

  工作中的李荣林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25年的“老乡镇”,李荣林用生命和实干诠释入党初心、践行党员使命。他身患重症也不下脱贫一线,脚踝骨性关节炎严重恶化,仍以“挣死牛不翻车”的意志,拄着拐杖忍痛工作;罹患癌症,坚持边治疗边谋划推进工作,是宁夏南部山区脱贫攻坚战场上孜孜不倦、勤勉敬业、默默耕耘的“老黄牛”。 

    李荣林熟悉党务工作和“三农”工作,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善于做群众工作,处理农村复杂问题有思路有办法,身先士卒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全国脱贫攻坚集结号吹响后,他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带头包抓重点难点村,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面提升,三星级以上村党组织达到83%。深入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创新“致富带头人+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模式,在全镇培养8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全镇27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李荣林说:“当我在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上亲耳听到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时,我和现场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激动万分,高声欢呼!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坚强有力!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我深深知道,这份荣誉的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的哺育,是各级党组织长期的关怀和培养。这枚沉甸甸的奖章既是荣誉,也是鼓励,更是责任,将鞭策我在今后的路上矢志不渝、恪尽职守、为党尽忠、奉献终生。” 

    勇担重任,带领群众奔小康 

    丁建华(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宁夏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总支书记) 

    “我有一个小目标,让旱天岭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全村人家家住新房,户户有小车。”丁建华说。 

    旱天岭村是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村。2013年建村伊始,谁来当这个“领头羊”,挑起发展致富的重担,成了河西镇党委的一件头疼事。“啥也不说了,我干!”作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丁建华主动站出来,挑起了旱天岭村“当家人”的重担。从那时起,他就把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和需求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忠诚与担当,带头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积极把农村党建工作和富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苦干实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硬是将一个一穷二白、软弱涣散的移民村,建设成产业稳定发展、村庄整洁干净、村民团结和谐的先进村。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诠释了一位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 

    “在党的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组织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特别激动,也压力很大。我要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努力工作,在新的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载誉归来的丁建华说。 

    我要给老百姓创作演出一辈子 

    王志洪(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原自治区文化厅助理巡视员、原宁夏话剧团团长、党支部书记) 

    我是196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响应党的支援边疆的伟大号召,从老家北京来到了宁夏,至今56年了。56年来,我怀着满腔的热忱,为宁夏基层的老百姓创作了《农机站长》《铁杆庄稼》等20余部反映宁夏农村改革的话剧,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为了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团在全国首创了“大篷车”流动舞台的演出形式,将这些话剧用“大篷车”流动舞台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从1984年至今,37年来,宁夏话剧大篷车累计行驶了80多万公里,等于绕地球20余圈,一共演出了9000余场,观众达1400余万人次,演遍了宁夏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演到了全国27个省市区的乡村角落,让大山深处一辈子没看过戏的老百姓也看到了我们的演出,让他们也沐浴到了文艺的阳光雨露。 

    宁夏“大篷车”在中国大地上给老百姓送戏快40年了,我也从40岁演到了80岁,但是我还没有演够,因为许多演出场面使我终生难忘。为了这些忠实可爱的观众,我现在依然在深入生活搞创作,正在努力地创作《闽宁镇移民之歌》的续篇。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一定努力地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繁荣我们宁夏的文化事业,为建设美丽新宁夏鞠躬尽瘁、奋斗到底。 

    离群众最近才能和群众最亲 

    李 娟(全区优秀共产党员、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北街街道八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工作中的李娟(右一).jpg 

  工作中的李娟(右) 

    我是2003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的,到今年整整18个年头。很多人称我们社区工作者为“小巷总理”。随着跟群众打的交道越来越多,我慢慢从苦中嚼出了滋味和甜头,从琐碎中体悟到了艰辛和幸福,也让我对社区干部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也正是这份工作告诉我,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为民情怀。18年的社区工作,让我深深感悟到,做好社区工作的秘诀就是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真正把群众当亲人。 

    这18年,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坚守。无论做什么工作,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社区很小,只有八九个人、百余平方米,但社区也很大,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家一户的小日子,千家万户的小幸福,最终汇聚成我们这个国家的大幸福。今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生逢其时,倍感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一名最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要以建党百年为新的奋斗起点,和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一起奔跑、一起奋斗、一起追梦! 

    接过父辈的接力棒 全力守好六盘山 

    蒙旺平(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峰台国有林场杨家店护林点点长) 

守护六盘山的蒙旺平.jpg 

  守护六盘山的蒙旺平 

    我是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名普通的一线护林员,我和六盘山有着特殊的缘分。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都是护林员,1995年,19岁的我也成了一名护林员。我从没离开过大山,我们一家三代,在六盘山上接续护林70年,对大山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这些年,我慢慢找到了护林工作的秘诀——上山当护林员,下山当宣传员。当宣传员,就要主动到群众中开展工作。村上开大会,我们就借机会宣讲护林政策;谁家有林田纠纷上的事,我们就主动出面协调。如今,周边的群众已经被我们发动起来了,发现偷盗分子上山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慢慢形成了群防群管的工作新局面。现在,护林员也有了好人缘,村里人见了我们都会主动打招呼,我们护林人用坚守和行动守护了青山绿水,也赢得了更多的尊重。我要接好父辈的接力棒,保护好六盘山的一草一木,并坚持到底、奉献一生。 

    做党务工作的有情人 

    郑爱萍(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党务工作的郑爱萍(右一).jpg 

  研究党务工作的郑爱萍(右) 

    在伟大的党百年华诞的光辉时刻,我被授予“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我深感荣幸、心怀感恩。这份珍贵的荣誉,不只属于我个人,它是对辛勤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国企党务工作者的褒奖。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党员,母亲因贡献突出在石嘴山建市40周年荣获表彰。从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样子,立志长大后要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参加工作后不久,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被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这一干就是20年。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见证了国有企业培根铸魂、强基固本,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大战大考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坚强力量。我深切地体会到做好党务工作,必须要有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限热爱和为职工群众热诚服务的真挚情怀!能为党的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特别自豪。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站在百年奋进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倍加珍惜荣誉,接续努力奋斗,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